•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一家之言)挾IP經濟 激活社區

    挾IP經濟   激活社區



    繼北區被國際IP打卡裝置激活人流,當局乘勝追擊,計劃六月於四個區域推出另一大型IP項目;另外,計劃將六大片區打造成六個特色商圈,營造各區的主題特色。

    本澳歷史城區的世遺建築、媽閣廟的氤氳香火、土生葡菜的味覺記憶……早已為澳門創造獨一無二的文化IP。如今政府計劃在四個區域佈局大型IP項目,吸引國際客源並引導旅客進入社區,正合時宜。

    國際旅客對異域文化、歷史遺產、民俗活動體驗需求不斷增長,注重與當地居民互動,關注本地特色商品如手工藝品、食品。倘政府可按國際旅客旅遊需求規劃活動,以“在地性”為核心進行創意詮譯,疊加引入外部IP流量,成效將更大。

    如把傳統手信店的杏仁餅製作過程轉化為互動裝置,把本地風土人情習俗轉化為沉浸式劇場……讓每個區域的IP成為澳門文化的解碼鑰匙,形成“一區一IP”,避免同質化競爭,構建起城市品牌的立體認知,讓旅客不再局限到大三巴牌坊“到此一遊”,而是在不同區域的IP場景中,感受澳門的多元文化。

    此舉更有助推進“流量再分配”,把熱門旅遊區的超載客流,利用不同主題元素引流入社區,讓民生區的食店、零售店有新的消費增長點,破解“景點繁榮而社區冷清”的旅遊經濟痛點。

    打鐵還需自身硬。如何協助本地文創產業破圈成為關鍵。長期以來,本地文創企業受制於市場規模,抑制大膽創新的發展,產品多集中於旅遊紀念品,難以突破。

    當下政府致力發展“IP經濟”,可通過採購本地文創產品用於IP場景佈置,為文創業者創設新市場,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動力。又或借力高校,把IP設計作為課程實踐項目,推動數字化藝術、參與裝置設計及活動策劃。鼓勵科企推出更多AR導覽、AI互動等應用場景。

    “政府搭台、產業唱戲、人才賦能”的發展模式,可讓本地IP扎根社區、連接產業,在IP經濟的藍海中劃出屬於本澳的壯麗航線。



    春  耕



29

鮮花
48

握手
56

雷人
94

路過
82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