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馬卡龍” 在得知“馬卡龍”因腎病去世後的第三天,我夢見了牠。牠把頭頂蹭向我的手心,一如牠初次向我打開心扉時做的動作。 被前飼主遺棄到庇護所後,牠連續兩周都只縮在前飼主留下的貓窩裡發抖,又攻擊任何想接近牠的人。看着牠的眼睛時,我想起家裡那隻黏人又臭脾氣的貓。假若有一天牠被拋棄在陌生的地方,可以依賴的只有與牠一同被拋棄的貓窩,那麼牠也會像“馬卡龍”一樣守在貓窩裡,低吼着不讓別人接近。因為貓窩是僅存可以嗅到飼主氣息的東西,也是唯一能顯示牠曾被愛過的證明。 眼見長此下去,“馬卡龍”只會完全封閉自己,也會有因壓力引起急性疾病的風險,於是我開始與牠進行“親訓”(親人訓練)。我每天抽空坐在牠附近,不與牠互動,只做自己的事情。後來我坐的位置與牠慢慢拉近,偶爾會放下幾顆貓零食在貓窩旁。我想讓牠知道的是:“我明白你的攻擊行為,是因為你受傷了。我願意陪着你,不急,直到你的傷口癒合。”幾周後的某一天,“馬卡龍”把頭頂蹭向我的手心。這個微小的動作觸動了我的心,讓我明白牠終於敞開了心扉。 除了我以外,“馬卡龍”還特別喜歡動物護理員E。一開始的原因,是因為E總在牠喜歡曬太陽的地方洗貓砂盆。“馬卡龍”無聊時會走去蹭他一下,E也會逗着牠玩一陣。久而久之,E變成了牠最親近的人。在我離職時,E特地對我說,他會好好照看“馬卡龍”。 “馬卡龍”雖然曾經失去一個家,之後也沒有被領養到一個真正的家庭,但有一個人會在牠曬太陽時拍拍牠的大屁股,在牠發脾氣打人時會一邊喝斥牠,一邊抱起牠像哄嬰兒一樣安撫。在九年時光裡,E給予牠足夠的愛與陪伴,讓牠擁有一個可以比擬為家人的人。 波 本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