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科幻作家探討AI時代人文價值



檸檬羽嫣(左一)與李易謙(右一)向來賓贈書並留影

講座嘉賓與現場觀衆合照

    悅讀科幻之美講座城大舉行



    科幻作家探討AI時代人文價值



    【澳門日報消息】由中國作家協會與澳門科學館合辦,澳門城市大學協辦的“未來有多遠——‘悅讀科幻之美’科幻文學講堂”,昨日下午三時在城大文化中心劇院舉行。特邀青年科幻作家李易謙與檸檬羽嫣開講,引領觀眾穿梭於科技與人文交織的想像疆域。

    澳門科學館董事長穆欣欣,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白冰,中國作協港澳台辦處長白雪,澳城大校長劉駿,教青局副局長兼科學館副董事長黃嘉祺等出席。身兼作家、記者、UP主等多重身份的李易謙,以獨特視角詮釋科幻與現實的關係。近年憑《維度》、《異常:兔子露西婭失蹤報告》等代表作,成為新生代科幻創作的中堅力量。他以AI技術作切入點,分享自己對科幻與科技關係的探討。面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高速發展,他拋出核心議題:當AI可以替代創作,科技是否正在消解人類的獨特性?他通過“四重秘境”的框架展開論述:從AI寫作的技術邏輯,到科幻文學對人性本質的追問;從敘事形式的革新,到科技浪潮中人類角色的再定位。

    人創造力不可替代

    檸檬羽嫣認為,人類的創造力是不可替代的,AI應作為工具,而非創作者。形容寫作如同一場旅程,從一個有趣的故事開始,世界觀會自然展開。小說影視化的成功,不僅取決於故事本身,更取決於作者的話語權和市場的命運。技術是冰冷的代碼,而生命永遠是溫暖的對話。

    穆欣欣感謝兩位青年科幻作家應邀來澳開講,結合各自的創作經驗,分享真知灼見。未來,科學館將繼續聚焦培育科學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推進科學文化素質建設為使命,用好“一國兩制”下的澳門優勢,以科學精神體現人文關懷,助推中國科幻文學的國際傳播。

    閱讀科幻“三重美”

    劉駿期待通過活動,讓青年學子在閱讀中感受科幻的“三重美”,一是邏輯之美,科幻教會大家以科學理性思考未知;二是人文之美,它在技術洪流中追問人性的價值;三是超越之美,激勵人們以想像力突破現實的邊界。



20

鮮花
50

握手
24

雷人
93

路過
62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