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遇灣區”主題採訪活動舉行媒體座談會 ![]() 張 強 ![]() 王守睿 百二記者將走訪深港澳琴珠 “機遇灣區”主題採訪深啟動 “機遇灣區”“機遇香港”“機遇澳門”主題採訪活動今日在深圳啟動,央媒及粵港澳廿八家媒體,逾一百二十名記者將到訪深圳、香港、澳門、橫琴、珠海,開展為期七天的聯合採訪活動。 (深圳廿三日電) 本報記者 牛寅虎 報道 是次採訪活動通過數據挖掘、案例解析、人物專訪等,多角度全方位報道,展現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果,全景呈現大灣區作為改革開放新高地的創新活力,人文交流示範地的獨特魅力,全球資源配置樞紐的無限潛力。 媒體規模大路線廣 “機遇灣區”主題採訪活動媒體座談會今日上午九時在深圳市前海大廈舉行。中宣部港澳台新聞局局長張強表示,是次主題採訪活動有三大特點。一是參與媒體規模大,既有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電總台等中央主要新聞單位,也有來自廣東、香港、澳門媒體,各方交流互鑒,結合各自特色優勢,開展報道和傳播。 二是採訪線路覆蓋廣,採訪團從廣東深圳啟程,先後採訪香港、澳門,再回到廣東珠海,期間將深入前海、河套、橫琴等重大合作平台,全方位一體式感受大灣區的建設成果。 三是採訪對象豐富。此行將實地參觀大灣區知名企業、高校智庫、科研機構,還將廣泛邀請粵港澳三地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商界代表、外籍人士等接受採訪,有助媒體獲取一手權威信息,深度體驗灣區的活力和魅力。 張強指出,希望眾媒體把握難得機會,認真投入採訪,發揮各自特色,創新開展報道,取得實效,共同講好大灣區建設發展的新故事。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五周年、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成立十五周年。座談會上,深圳市委常委、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黨工委書記、寶安區委書記王守睿介紹融通港澳、助力大灣區建設和前海建設情況。 在深澳企增九十家 深圳不斷深化與香港、澳門更緊密務實合作。經貿對接方面,去年香港在深投資企業新增近五千九百家,澳門在深投資企業新增近九十家;持續推進市場准入、標準規則、專業資格等領域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去年五家券商機構入選全國首批“跨境理財通”試點,“港澳藥械通”試點目錄擴大至五十九種。 深圳產業體系加快完善。其中,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智能手機產量分別佔全國百分之十四點八、百分之廿四點一、百分之廿三點四。依靠鏈條完整的產業創新,在深圳,“一天之內可找齊上下游,三天之內能做出新產品”。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是大灣區建設的重大合作平台。王守睿表示,前海合作區將聚焦現代服務業主業,助力大灣區建設高質量發展示範地。依託香港現代服務業優勢,聯動港澳打造優質高效的現代服務業新體系,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平台經濟、灣區經濟以及海洋經濟。 此外,深圳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朱雲,深圳市科技創新局專職機關黨委副書記、一級調研員文莉,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譚岱,分別介紹深圳市經濟科技和產業發展總體情況。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