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開放再度提速加力 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再度提速加力。國務院近日批覆同意《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圍繞支持電信服務及相關數字產業開放發展、提高醫療康養領域對外開放和服務保障水平、推進金融領域國際合作等十四個方面,提出一百五十五項試點任務,並新增了九個試點城市。中國正以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詮釋為甚麼“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表示,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是為了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當前,全球經濟復甦動力不足,特別是美國宣佈實施所謂“對等關稅”,嚴重損害了多邊貿易體制,嚴重衝擊了國際貿易秩序和全球產供鏈的安全穩定。 他指出,為更好應對當前面臨的外部衝擊和挑戰,《工作方案》中,突出了對接CPTPP、DEPA等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的內容,顯示中國在當前形勢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進一步發揮服務業擴大開放的綜合優勢,體現中國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與各國共促開放、共享發展的意願和決心。 近期,美國特朗普政府挑起全球關稅戰,遭到國際社會強烈批評和反對。在世界各國經濟緊密相連的今天,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是歷史潮流、人心所向。美方逆潮流而動,將關稅作為極限施壓、牟取私利的武器,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經濟霸凌行徑,不僅損人也害己,注定沒有出路、不得人心。 相較之下,中國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指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並系列部署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這是歷史反覆證明的鐵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一路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實現了發展自身、造福世界的雙重躍升。通過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不斷釋放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全球供應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儘管外部環境趨於複雜,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仍達十萬三千億元人民幣,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速高於整體,足見高水平開放的廣闊空間與澎湃動能。 回顧近代全球貿易史,自由貿易與保護主義之間的博弈從未缺席。面對具有趕超之勢的競爭者,守成國家隨時可能以“國家利益”為由,舉起貿易保護主義大棒。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阻擋,只要堅定站在正確一邊,以更高水平的開放合作對沖狹隘的內顧收縮,就一定能戰勝形形色色的保護主義,同世界各國一道開創共享發展繁榮的未來。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