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博採眾長,願為橋樑



王春明教授(左)獲中國生 產力促進中心協會授予“服務 精英一等獎”

王春明教授(右)積極參與各類型產 學研合作項目

    博採眾長,願為橋樑



    ——訪澳門大學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春明教授



    在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的舉薦下,澳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春明教授獲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授予“服務精英一等獎”,以表彰他在科技服務領域取得的卓越成績。

    穿過充滿人文氣息的澳門大學校園街道,來到王春明的辦公室。撫今追昔,一晃眼,王春明已在澳大工作近十三年,他不僅專注於研究糖類分子促進創傷癒合的機制,更始終關注臨床需求,積極參與各類型產學研合作項目,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十年磨一劍,他在發表國際高水平論文與獲得專利許可的同時,研究項目已正式進入臨床階段。除了盡心竭力研究自身項目外,更與同事及業界人士一起探索產學研合作。

    無論是專注科研教學、抑或從事行政服務,王春明總是保持思路清晰,統籌有序,這與他一貫處事認真、待人以誠的風格有關,令與他共事的伙伴心裡踏實,從而協同奮進完成各項任務工作。他在多重身份中靈活切換時,有着清晰的內在驅動力:推動澳大產學研成果更深化、更進一步,以及加快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為澳大成為一所國際公認的卓越大學盡綿薄之力。

    從新加坡到澳門:一位科研學者追尋學有所用的執着

    王春明早年於南京大學取得生物化學專業學士與碩士學位,後負笈英國劍橋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他的職業生涯,始於投身新加坡政府基金重點支持的科技研究局與某國際企業合作研發糖類藥物的項目。然而,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以建設世界一流中藥質量系統研究與創新中藥研發平台的歷史機遇,讓他將目光投向澳門,於二○一二年加入澳大發展。

    “中華醫藥研究院創院院長王一濤教授和我的談話,為我描繪出一個新的願景。通過這位當時仍素不相識的博學前輩詳細分享,讓我意識到可充分利用生物化學方面的知識,從全新的角度貢獻中藥研究。”王春明表示,做皮膚組織再生研究的人,可能對中藥並不完全了解,而從事中醫藥研究的人,亦未必想過能應用於皮膚組織再生這片廣闊的天地。傳統醫藥中癒傷生肌的“金瘡神藥”,到底有何功效,至今不甚清楚。因此,他期望在中華醫藥研究的天地,恰如其分起到“黏合劑”的作用,讓科研成果產生可控的乘數效應。

    在王春明的主導下,一項在中藥材裡尋找合適成份促進皮膚再生復原的研究項目正式啟動,並獲得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的資助,這一支持對他來說尤其寶貴。他回憶道:“在氹仔舊校區的小山頭上,植物化學實驗室就正對着澳門鏡海。一個個夜晚,和學生一起面對一次次失敗,看着黑暗海面上一艘艘閃爍燈光的船隻,又一次次馬上捲土重來”。終於,科研團隊在天然藥物杜仲中篩選到一款酸性多糖,在驗證構效關係與體內外藥理後,開發為可促進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皮膚組織再生修復的新型纖維敷料,並將此命名為“金創克”。從二○一三年到二○二四年,“金創克”順利完成從研發到投入轉化的全過程,並贏得澳門青年創孵中心創新創業大賽冠軍,創客中國大獎,澳門技術發明二等獎等諸多獎項榮譽。今年,杜仲酸性多糖和硫酸化透明質酸兩類糖類分子的研發,已在內地三甲醫院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打開面向世界的窗

    作為學者,王春明深切明白到,個人的學術探索要不畏艱辛,沿着陡峭山路勇敢攀登。但在更大的層面,要為團隊和大學推動產學研發展,單靠科研人員的能力遠遠不足夠,還要結合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力量,做到將技術落地,真正服務於社會。

    二○二二年以來,他在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澳大研究服務及知識轉移辦公室等行政崗位,不斷學習新技能,建立更為廣闊的合作渠道。二○二四年,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公司(國藥中生)與澳大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聯合實驗室,共同開發促進皮膚癒合的多糖乳劑;法國個人護理巨頭企業也針對團隊的寡糖產品簽訂合作意向。他不僅帶領團隊奮楫篤行,也積極穿針引線,幫助不同學科的老師和各界專業人士交流對接,依托琴澳合作的獨特機遇共搭研發平台,發展具有澳門特色的新質生產力。這或許也是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授予他“服務精英一等獎”價值的具體體現。

    此次採訪開始前,陽光照進王春明在澳大全球事務部的辦公室,他與同事們正熱烈討論出訪海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規劃,從而不斷擴大“朋友圈”,希望在國際變亂交織的新形勢下講好中國澳門故事,讓世界更了解澳大,走進澳大。在他的規劃中,全球事務部未來將和澳大教授學者們合力堅持交流互鑒、深化團結合作,除了繼續廣邀各地專家學者來澳分享經驗外,亦會致力做好“澳大模式”的國際推廣工作,奮力書寫“引進來”與“走出去”兩篇大文章,為澳大國際化發展拓展新空間、塑造新優勢作不懈努力。

    赤子初心從來熱

    王春明的故事,是澳門回歸後一名青年學者的縮影——在中國內地、英國、新加坡的一流機構獲得科研訓練與轉化經驗,博採眾家之長,一個偶然卻美好的機遇讓他發現澳門“風景這邊獨好”。他以生物化學為舟,以中醫藥為帆,在澳大推動產學研合作和拓展國際化的浪潮下乘風前行。在這片蓮花盛開的土地上,他以行動詮釋何為“輕舟已過萬重山”、何為“

    赤子之心與時代使命的交響”。



    梁仲光



4

鮮花
46

握手
8

雷人
77

路過
96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