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一把手術刀 剖開韓劇道德神經



靈魂共謀的暗黑牽引

兩人相同的夢想:死在手術室

未得允許給患者做手術的世玉

被奪走進修 名額的世玉 與教授理論

    一把手術刀    剖開韓劇道德神經



    ——評《狂醫魔徒》



    Netflix入韓之後,幾乎佔領了韓國的大部分電視劇市場,韓劇似乎拍得愈來愈“大膽”,但始終難以擺脫某些老套路,比如前半段對現實剖析的淋漓盡致,最後卻牽強地繞回大團圓的結尾。觀眾明知這是編劇對“正確”的妥協,還是邊罵邊看。但《狂醫魔徒》(Hyper Knife)讓人耳目一新,它以一把手術刀,割開了韓劇類型的腦神經:道德必須是敘事的落點嗎?



    這部劇最令觀眾驚豔的地方是,它並沒有像大多數韓劇那樣在尾聲乖乖“交作業”,大結局要讓“壞人”眾叛親離、入獄或領盒飯,交給觀眾一份標準的倫理獎懲。《狂醫魔徒》不是,它在最後一集沒有安排正義到場,更沒有“Happy Ending”。編劇不但讓警員領了盒飯,還安排了一場結局未知的手術,讓男女主角在互相成就中走向本劇的高潮。

    女主角鄭世玉和男主角崔德熙,是瘋子中的瘋子。他們一個是被驅逐的天才醫生,一個是腦瘤晚期的外科教父。在他們的世界裡,“障礙”不是靠溝通解決的,而是直接拿手術刀幹掉對方再拉到山上埋掉。清除的方式冷靜、精密、甚至帶有某種黑色幽默。血腥畫面配上輕快的爵士樂或是悠揚古典音樂旋律,變得有些詩意甚至讓人發笑。這種調子讓我想起讀書時教授講的昆汀式的暴力美學,外加一層東方式的克制下的癲狂。

    劇中最觸動我的幾個片段,莫過於他們兩人行兇及善後之後,弟子望向老師,眼睛笑出了靈魂共謀者的快感;還有最後那場無聲對視,眼中含淚卻毫無恐懼。那一刻,我們不再是在看師徒之間的情仇恩怨,而是在凝視一種罕見的“

    靈魂之愛”——

    是超越性別、倫理甚至生死。他們彼此激發、成就,崔德熙願意死在學生的手術台上,以此成全她在醫術上走向巔峰的“最後一步”;鄭世玉也在最後的決斷中,選擇救老師。這不再只是善惡之爭,而是一種對“天才與知己”的終極對決。

    那為甚麼今天的韓國社會,竟然能如此大規模地接受這樣一部“無道德濾鏡”的劇?我們必須看到,觀眾的接受度已經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

    首先,韓國在較長時間裡處在一種高壓的社會結構,生存焦慮、上下服從、競爭激烈等。身處該結構,觀眾對於“規訓型正義”會產生厭倦,迫切希望為自我活一次、從束縛中逃脫。而《狂醫魔徒》裡的主角即為“規訓”反抗者。其次,觀眾對價值觀不再選擇被動地接受,開始自主探索可以使個人心理需求滿足的內容。《狂醫魔徒》將“心理投射”提供給觀眾:大家實際生活裡沒有勇氣、不可能去做的事情,可以通過劇中人物來實現,以此來釋放個人情緒。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狂醫魔徒》在港台和韓國等亞洲地區霸榜,也對歐美地區產生了一定的輿論影響。該劇上線了不足半月,便在Disney+韓劇區獲得最高熱度排名,同時榮登IMDb韓劇榜單。雖然並非全部觀眾都對其價值立場表示贊同,不過許多觀眾留言評論:“像在觀看《殺死伊芙》的韓版劇集”、“很久沒有這樣的觀影刺激了”。“Hollywood Insider”、“NME”等歐美媒體也十分罕見地採用“morally ambiguous yet emotionally gripping”(意為:道德模糊卻情感充沛)、“genre-defying”(意為:打破類型)來對該劇進行評價。

    是的,《狂醫魔徒》是一部爽劇,但也讓人不安。它彷彿一直在挑釁我們:你相信道德是絕對的嗎?如果說以往韓劇給觀眾的是“正義”和“治癒”,那麼《狂醫魔徒》給我們的就是一劑“砒霜”——毒得優雅、毒得真實、毒得動人心魄。它讓習慣了貼道德標籤的觀眾感到抗拒,卻又讓我們在見證孤獨的靈魂彼此接納的瞬間,忍不住熱淚盈眶。



    王    樂



81

鮮花
26

握手
84

雷人
34

路過
92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