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偉強 優化交通治理 助力澳門高質量發展 行政長官岑浩輝發表的本屆政府首份施政報告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報告在交通領域提出多項重要舉措,包括:持續推進《道路交通法》修訂,開展《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二○二一至二○三○)》中期檢討工作;優化公交服務,加強巴士監管、完善線網佈局、探討增設網約的士服務等;同時啟動輕軌澳門半島段前期研究,增設全向行人過路設施,全面提升出行安全與便利性。這些措施充分體現特區政府打造便捷、安全、舒適交通環境的決心。隨着澳門旅遊會展和商貿活動的快速增長,已啟動的澳門國際機場擴建填海工程將有助於增強澳門作為“一中心、一平台”的樞紐功能,為深化區域合作、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完善交通配套及藍圖計劃,減少重複施工帶來的資源浪費及交通阻塞。 交通是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更是推動社區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行政長官岑浩輝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交通政策,着眼於提升交通治理能力和優化出行體驗,同時也旨在通過這些措施來助力社區經濟的增長。優化道路工程協調工作組的成立能夠有效整合資源,減少重複施工帶來的資源浪費及交通阻塞,這對於提升道路使用效率具有直接影響。工程的高效執行不僅減少了交通擁堵,也縮短了居民和旅客的出行時間,從而促進社區商業環境的活躍。 優化交通是支撐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重要舉措 二○二四年澳門入境旅客達三千五百萬人次,節假日客流高峰尤為顯著。因此,提升交通支撐力對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建設至關重要。而網約的士服務的可行性研究,標誌着澳門交通改革邁出了重要一步。建議特區政府未來應持續強化科技應用,開發旅客出行資料分析平台、建立動態巴士調度機制,持續完善交通及旅客的交通調配;優化多式聯運系統,推出“巴士+輕軌”聯程優惠,降低公共交通出行成本,強化綠色出行意願;結合大數據完善澳門公共交通系統,建議在主要轉乘樞紐及口岸區域增設智慧化導乘標識系統,提升乘客的換乘體驗。 提升澳門國際機場的航空貨運規模以及競爭力,發揮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戰略中的重要作用。 為發揮澳門“一國兩制”優勢及澳門航空資源稟賦的優勢,本次施政報告重點提出以“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港)”建設為核心,並強化“一中心、一平台”的戰略路徑作為貫穿,強調澳門需用好國際空運網絡,為國家在對外開放戰略中發揮更關鍵作用。首先,在鞏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上,建議特區政府持續強化航空客運樞紐功能,利用澳門國際航權資源豐富的優勢,開拓更多國際航線,吸引國際旅客來澳或以澳門為中轉地;其次,推廣“一程多站”旅遊模式,結合大灣區及橫琴文旅資源,延長旅客停留時間,帶動消費。在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上,澳門需與珠海機場分工合作,實現資源最優配置。未來,澳門交通及基礎建設不僅要滿足社會、民生及經濟需求,更需在國家“雙循環”戰略下打造對外開放的新通道。此舉既有助於支撐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也進一步助力澳門中葡平台及對外戰略的延伸。 以交通網絡建設促區域協同,助力澳門經濟多元發展。 本次施政報告以系統性思維構建澳門交通發展藍圖,通過“點、線、面”規劃框架,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區域協同發展和經濟適度多元的重要戰略。首先,針對社會普遍關注的交通擁堵、出行不便等民生痛點,報告提出的施策方案,充分體現“民生優先”的治理理念。其次,在硬聯通方面,提出重點推進輕軌東線,着力完善城市交通系統;同時加快機場擴建和橫琴合作區貨站等樞紐工程建設,是作為增強澳門對外聯通的重要舉措。特區政府以“基建引領發展、交通服務民生”為核心理念,體現了政策的前瞻性和科學性。建議特區政府需建立動態交通運力評估機制,借鑑國際及內地城市成功經驗,結合智慧交通技術應用,通過科學規劃與智慧管理相結合,構建多層次、高效率的現代化交通體系,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支撐;通過持續優化交通網絡佈局帶動城市發展,促進經濟適度多元轉型,引領市民的生活高質量發展。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副秘書長 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 葉偉強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