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收費轉嫁消費者 羅彩燕促監管外賣平台 【澳門日報消息】立法議員羅彩燕表示,外賣餐飲已成為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但擔憂外賣平台的收費壓力會轉嫁至消費者,又是令外賣商家想方設法壓縮食材成本,不利於食品安全、市場公平和健康的發展。 政府近日就外賣平台營運制訂新指引,當中包括排除不正當競爭以及需明確收費標準。她認為政府踏出良好一步,但強調“指引”的法律效力不足,長遠應按現行《商法典》規定,制訂相應行政法規,責成專責部門並賦予其監管和行政處罰權力,以保障外賣商家的生存空間,以及消費者權益。 羅彩燕指出,不少外賣商家反映外賣平台收費比率可高達百分之四十至五十,有意見認為應盡快制訂《反壟斷法》,讓政府有法可依,監管和限制外賣平台收費作出。她分析指出,澳門雖然目前並未就《反壟斷法》單獨立法,但《商法典》對商業行為的監管其實已經包含其中。 她認為,長遠仍然需要考慮透過制訂相應行政法規配套,賦予其監管與行政處罰權力,並責成監管部門對平台供應商作出監管,處理外賣平台與商家食肆間的協調和平衡。 經科局責無旁貸 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的職責就包括“建議和執行有利於經濟適度多元及促進工商業發展的措施;營造和完善公平的營商環境。”她認為從職責上看,相關部門對於外賣平台市場的監管,責無旁貸。促請相關部門應盡快研究和開展相關法規配套的制訂工作,並除了外賣平台外,長遠亦可逐步延伸至對其他行業營運的監管,保障居民、旅客消費者的權益。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