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粵首場汛期暴雨將至, 多地現彩霞美景。 粵料周內雷雨頻做好防禦 【本報記者廣州廿二日電】未來一周,南粵雷雨頻繁,四月廿三日至廿五日將迎來汛期首場暴雨過程,廣東省三防辦發出防雨緊急通知,省應急管理廳、自然資源廳、水利廳、氣象局聯合發佈暴雨預警。另一方面,鑑於當前旱情發展形勢,珠江水利委員啟動乾旱防禦四級應急響應。 今年南粵首場預計主要落區為粵北和珠江三角洲,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雷雨時伴有八至十級短時大風和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廣東省三防辦印發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做好防禦工作,確保公眾生命財產安全。 防範山洪災害 通知指出,南粵目前歷多輪強降雨強對流天氣過程,此輪強降雨持續時間長、累積雨量大、局地雨強大,且與前期降雨集中區域高度重疊,致災風險較高。氣象、水文、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要加強監測預報預警,緊盯雨情、水情、工情及山洪地質災害風險變化,採用多種渠道,廣泛向公眾發佈預警信息和防範提醒。 針對短時強降雨和夜間降雨,強化分鎮短臨預警、暴雨重現期預警和夜間防範提醒。嚴格落實直達基層責任人暴雨預警雙重“叫應”機制,確保基層第一時間採取防範應對措施。各級防指要加強綜合會商和工作調度,啟動應急響應,特別是發佈暴雨紅色預警的地區,必須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 各地有關部門要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地做好防禦。山洪地質災害防禦方面,要發揮群測群防機制作用,加強巡查山洪易發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特別是要對臨山、臨崖、臨坡路段及居住區,強化巡查值守,對山區旅遊景區、漂流娛樂設施、非開放的自然保護區、林場及網紅“打卡”點等區域,強化安全管控。江河洪水防禦方面,要加強洪水監測和堤圍巡查,及時轉移沿河低窪地區群眾。特別要加強中小河流洪水防禦。 城市安全防範方面,要密切關注廣交會等大型活動,提醒境外參展商和遊客做好安全防範。雷雨大風期間,要提前落實臨時搭建物、廠房工棚、戶外廣告牌等防風措施,嚴禁各類戶外高空作業,落實危化品企業防雷防潮措施。 保障春季用水 去年十一月以來,西江流域降雨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為一九六一年有完整氣象紀錄以來最少。西江幹流和柳江、郁江等重要支流天然來水,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均達到特枯水平,廣西等部分地區農村飲水和春耕灌溉用水受到影響,預測近期旱情可能持續或進一步發展。為此,珠江水利委員會已啟動乾旱防禦四級應急響應。 下一步,珠江委將繼續跟蹤旱情發展,加強與流域水利、氣象、電網等有關部門協同聯動,全力保障公眾飲水和春季農業生產用水安全,守住流域供水安全底線。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