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如行義 圓如用智 柳宗元《與楊誨之再說車敦勉用和書》句云:“方其中,圓其外。”比喻人內裏要方正,對外要靈活。古代錙錢的設計就是這樣,外圓而內方,故有“孔方兄”之稱。 唐京兆人李泌,字長源,博涉經史,能文工詩,為唐代名臣。德宗時拜相,數為權倖忌嫉,常以智免,屢退屢進,封鄴縣侯,世稱李鄴侯。他寫過一首詩,是四言絕句: 方如行義,圓如用智; 動如逞才,靜如遂意。 題曰《詠方圓動靜》。據說明皇召見方與張說觀碁,命說試之詩,即令詠方圓動靜。泌曰:願聞其狀。說曰:“方如碁局,圓如碁子,動如碁生,靜如碁死。”泌即詠此。說賀曰聖代嘉瑞也。明皇大悅,賜果餌衣物及綵數十。 詩既寫方圓動靜,那麼方是指為方正、正直;圓就是處事靈活。動,指行動。逞才,是充分發揮才幹。靜,指沉靜,是少說話,多做事。至於遂意,是符合意願。 關於錢人們戲稱曰“孔方兄”,蓋中國古代錢幣的俗稱。秦以後兩千多年間的錢幣,大都中間有個方孔,用繩貫穿,以便攜帶,故稱錢為方孔錢,也戲稱孔方兄。方孔錢以秦的半両錢為最早。清末的宣統通寶為最晚。這些錢幣以黃銅鑄成,到了民國以後,這些錢幣逐漸淘汰,改用銅仙,這些銅仙只是一種輔幣,面額大的則用銀圓。內戰期間,蔣介石騙取人民的白銀,以一紙所謂“關金券”取代,這張“券”就是後來被人們貼接起來包裹鹹魚蝦米的紙袋。“金錢如糞土”,此之謂也。 冬春軒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