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余志雲影像的逆向回顧



余志雲像詩人一樣用鏡頭雕刻時光

五月十六日將播出余志雲系列短片

《老舖》在疫情期間拍攝

梁宗環盼活動讓青年深入探討社會議題

    電影與社區創作對話



    余志雲影像的逆向回顧



    澳門獨立電影創作人余志雲是橫跨電影、舞台、插畫與教育的多面好手,近年因深耕草根藝術而備受關注。他的作品總像一把溫柔的刀,剖開社會表象,讓人直視那些被忽略的生命紋理。最近,由夢啟航協會主辦,澳門國際當代藝術會協辦的《志在現場——探討余志雲生命電影系列》放映活動,藉余導作品探討創作初衷和生命。



    余導認為,拍電影是為了留住時間的質感,他說:“我早期的作品很生澀,甚至有些粗糙,但這些不完美的影像反而最真實,像未打磨的原石,裡面有創作者的掙扎和誠實。”談到是次放映系列,他形容是一場“逆向回顧”,專門不選獲獎片,而是選擇鮮少公開的“邊角料”。他形容那些作品像時間膠囊:“當時技術不成熟,但動機純粹——可能就是為了一束光、一個街角老人的故事,按下錄影鍵。社區是活的,電影不過是它的影子。”

    在澳門土生土長的余志雲,作品總離不開這座城市的體溫。他的電影系列是他用鏡頭寫給澳門的情書。該放映會大約每月一次,首場選映聚焦家庭倫理微電影《幽陌》,以平實筆觸勾勒社會萬象中的家庭剪影。活動將於五月十六日播出余導短片系列,包括《迷》、《那日》、《途花園》、《一分鐘渡》、《老舖》等,其餘日程稍後公佈。

    夢啟航協會理事長梁宗環表示:“我們一直致力點燃青年夢想,激發青年尋找並實現自我。而該活動也正好引領青年深入探討社會議題,使青年探索新思維,發掘個人潜能。 ”澳門國際當代藝術會會長鄭宇認為,《幽陌》是澳門近年難得的本土創作的優秀作品,電影以獨特藝術手法表現社會深層問題,引發觀者反思,令人印象深刻。

    余導笑言當初的作品,拍攝動機沒有考慮太多,他覺得電影的責任是讓觀眾走進別人的生命現場,哪怕只有十分鐘。他笑着說:“與其說我的作品可以影響年輕人,不如說觀眾或許會從中找到當年那個愣頭青的自己。”他回憶起初入行扛攝影機拍攝的莽撞,那時候不懂構圖,哪懂得甚麼電影語言。純粹就是被生活裡的某個瞬間擊中了,非得用鏡頭抓住不可。但他認為創作的本質是對世界保持痛感,而技術反而是後來的事。



    文:姬絲桃



71

鮮花
86

握手
25

雷人
12

路過
76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