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橫琴設立首間澳人子弟學校 龔志明:琴澳政策協調創新 打造國際人才集聚高地 【本報記者廣州廿一日電】廣東省政協委員、澳門教青局長龔志明近日在廣東省政協委員會客室上表示,澳琴兩地推動教育資源協同,現正積極在政策層面上創新協調,兩地透過自身優勢推出各類政策,以不同的設置特色轉化為對各類人才的吸引力,引進各類人才為國家作出貢獻。 隨着區域協同機制的進一步優化,兩地加強聯動和協同創新,包括已啟用的澳人子弟學校,為橫琴發展注入動力,成為人才孵化地,促進區域人才集聚和流動。 推琴澳一體化發展 近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琴澳協同、面向國際”為目標,以“澳門+橫琴”為紐帶,在琴澳人才協同發展、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龔志明表示,去年出台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支持人才發展若干措施》,從支持人才集聚發展、人才載體發展、琴澳人才協同發展,以及完善人才發展環境等四個方面推出十六條具體措施,標誌着琴澳聚力建造國際人才高地的目標。人才是國家發展的基石,通過“澳門+橫琴”的聚力優勢互補、資源互補,定能進一步推進琴澳兩地一體化的發展,持續吸引和培養頂尖人才,成為全球具吸引力的人才樞紐。 澳門和橫琴現正積極在政策層面上創新協調,以在橫琴設立第一所澳人子弟學校為例,學校的啟用打破兩地法律壁壘,採用創新模式運作,隨着兩地合作更加緊密,相信未來的突破存有更多可能性。 打破壁壘創新模式 目前澳門和橫琴透過自身優勢推出各類政策,以不同的設置特色轉化為對各類人才的吸引力,引進各類人才為國家作出貢獻。與此同時,配合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如澳門高校已陸續在橫琴設立研究中心,推動產教融合,加強對產學研的支持。兩地通過政策支持、經濟的發展潛力和生活環境的多管齊下,創造宜居和宜業的環境,吸引國際人才到大灣區發展。 澳琴兩地積極推動教育資源協同,於二○二四/二○二五學年正式啟用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內配套的澳人子弟學校。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亦已進行奠基儀式。澳門高校陸續在橫琴設立研究中心、產學研示範基地和培訓基地,如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依託高校在合作區設立實驗室與產學研基地,帶動在地創新技術穩步發展,打造國際人才集聚高地。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