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戰打不垮中國 “只要信心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美國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向全球挑起關稅戰,遭國際社會強烈批評和反對。對此,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甚麼時候沒有困難?一個一個過,年年過、年年好,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都是這樣。”在中共二十大後首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主席曾這樣感慨。在去年十二月六日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習主席又一次說起這個話題:“困難挑戰年年有,但我們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發展、在歷經考驗中壯大的。” 近年來,美國忌憚中國科技進步,頻繁打壓中國科技企業,清晰勾勒出“遏制中國產業升級”的戰略意圖。但是,哪裡有封鎖,哪裡就有突圍。過去幾年,美國對中國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關稅壁壘與技術封鎖,反而推動我國相關領域發展。 去年十月,華為正式發佈“原生鴻蒙”,國產移動操作系統實現自主可控。今年一月,國產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橫空出世,火遍全球。去年,芯片成為中國第一大出口商品,出口金額達一千五百九十五億美元。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到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佔世界比重超過六成,成為中國製造的一張“亮麗名片”。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三新”經濟增加值佔我國GDP的比重已達一成八。 關稅戰打不垮中國,只會逼中國跑得更快。一方面,我國正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進一步穩就業促增收,加快向內需主導型經濟轉型;進一步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抓好更廣領域、更低政策門檻的民營企業設備更新國債支持,抓好更大範圍、更大力度的消費品以舊換新國債支持,加快釋放消費潛力;進一步推出更多優質入境旅遊線路和服務,有序擴大單方面免簽國家範圍,優化完善區域性入境免簽政策,擴大國際旅遊收入;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障、勞動者教育、公共福利建設等,加速釋放制度創新的乘數效應。 另一方面,我國正不斷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打造全球產業鏈樞紐,利用“一帶一路”、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和歐盟深化區域合作,針對重點領域,通過自貿試驗區吸引外資形成產業集群,提升科技創新的質量水平,破解轉化效率提升難題,以高質量供給引領需求、創造需求,為企業乘風出海保駕護航,持續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新動能。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美國濫施關稅將衝擊我國出口,但“天塌不下來”。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 這片大海經受得起狂風驟雨的洗禮,抵禦得住貿易寒流的侵襲,終將讓世人見證“海納百川”的從容與堅定。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