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佩欣去年收穫遠超預期 ![]() 陳佩欣在內地多市上演《盛唐意象》 ![]() 透過音樂創作,陳佩欣走向國際舞台。 ![]() 去年參與回歸廿五周年歡迎演奏 ![]() 陳佩欣經常參與公益演出 去年收穫遠超預期 陳佩欣作曲融土生文化 本地青年古箏演奏家兼作曲家陳佩欣在過去一年,先後在澳門、北京及內地多個城市參與了多場重要演出,並透過音樂創作讓自己的作品走向國際舞台。她坦言這段經歷不但充滿挑戰,而且收穫豐富。 去年初,陳佩欣在澳門文化中心成功舉辦《箏樂欣弦——陳佩欣古箏獨奏音樂會》,當中演出九首曲目中半數為其原創作品,標誌着她身為演奏者與作曲者的雙重成熟。另外,陳佩欣亦活躍於海內外舞台,參與多個公益演出、澳門回歸音樂會,及入選“文華杯”展演,並在國際及國內多個城市上演其原創作品《盛唐意象》,展現藝術才華。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陳佩欣去年更被邀在“澳門回歸二十五周年歡迎晚宴”上為國家領導人演奏,展現其藝術才華。談及感受時,陳佩欣分享道:“能代表澳門演出,既是我的榮譽也是責任。當開場曲響起時,我也深深感受到音樂作為文化使者的力量。” 回顧過去一年,陳佩欣坦言收穫遠超預期。面對成績,她亦給予自己八十八分的評價:“滿意但不自滿,我知道藝術之路沒有終點。”這種清醒的認知,或許正是她持續突破的內在動力。陳佩欣表示,目前正忙於籌備北京碩士畢業音樂會與論文寫作,同時積極策劃澳門的新項目。“我希望打破大眾對古箏的刻板印象,讓傳統樂器講述當代故事。” 陳佩欣透露正在嘗試將澳門土生文化元素融入創作,探索更具本地特色的表達方式。 文:車點心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