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就業增收 改善消費信心 金管局數據顯示,今年二月居民存款總額達七千七百八十七億澳門元再創新高;貸款總額則為五千一百三十億,同比與環比均呈下降。存款持續攀升與貸款規模收縮,折射出民眾對未來審慎態度。 居民不敢亂花錢,消費意願不足,背後受飯碗不穩定、收入減少,還債壓力等影響,疊加樓股市場波動等制約。市場消費活動不足,商界難以開源,遑論投資。 為應對當前挑戰,特區政府新一份施政報告圍繞民生保障和中小企業扶持,推出系列舉措,如優化營商環境;通過“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等手段,緩解企業資金壓力,亦為保就業提供底氣;積極推動青年到大灣區就業,開拓多元化就業渠道。 雖然居民失業率回到疫情前水平,但結構性失業仍在,甚至因外圍經濟前景不明朗、市場競爭加劇,部分企業盈利下滑甚至退場。街舖空置率上升,連鎖品牌縮減門店數目,加劇就業市場的不確定性。此外,失業率主要反映過去的就業情況,難以完全顯示即時就業困境,如部分居民收入不增反降,應屆畢業生面臨求職難、起薪點低、工種選擇有限等。 穩定就業與改善消費信心息息相關。澳門將重心從單純關注失業率,轉向兼顧居民收入增長與高質量就業。一方面,引導博企兌現十年逾千億投資承諾,重點增加居民就業崗位;另外,大力推進澳門國際綜合旅遊文化區、科技研發產業園、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等重大項目建設,通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推進博企非博彩投資和重大項目落地時,遵循“本地居民就業優先”政策,並聯合高校、行業協會開展定制化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居民就業競爭力。 收入保障方面,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可視化的薪酬機制,探索績效獎勵、股權激勵等多元分配方式,切實提高本地居民收入。 穩就業、增收入,將有助改善居民對前景及消費信心,促進經濟活動,激發內需市場活力。 春 耕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