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豬腳薑驅寒化濕



豬腳薑是澳門街頭美食

豬腳薑製作簡單 材料:生薑兩斤、豬手一隻、黑米醋一樽、冰糖兩大塊。

    豬腳薑驅寒化濕



    春天是生長的季節,在中醫養生食療角度來說,就是進食能補陽氣的食物,以助人體陽氣升發。生薑性溫,對溫中補虛、散寒化濕極有效力,特別是虛寒體質之人,從春天開始就可以食生薑。

    粵菜經常使用新鮮生薑,生薑在不同生長階段會有不同功效和屬性,味道也不一樣。清明時節常見的生薑是子薑,是肉薑的嫩芽。薑皮白滑水嫩,帶紫紅的芽,故而又稱為紫薑;子薑辣味較輕,脆嫩多汁,開胃醒肺,粵菜中有道名菜“紫蘿牛肉”就是用子薑炒牛肉。

    肉薑是粵菜最常用到的薑,比子薑稍老,又稱粉薑。除了日常廚房中作為調味香料,還有暖胃止嘔、發汗散寒的作用。港澳地區流行感冒初起時用薑片煲可樂,可紓緩風寒感冒、脾胃虛寒,薑皮可利水消腫。

    生薑老化後採掘出來就是老薑,薑肉纖維化較多渣,皮呈灰土色。因為薑愈老辣味愈濃,屬性為熱,驅寒的功效特別強,可令身體提升體溫和代謝;中藥材有一味“乾薑”,就是用老薑炮製。若老薑不被挖出繼續生長的話,翌年就會長出子薑,這種薑就是薑母;薑母性溫,對調經止痛及活血化瘀特別有用,所以台灣人傾向以薑母入饌,有道名菜“薑母鴨”,冬天裡熱辣辣來一碗,對驅風散寒很有效。

    對於陽氣不足、有點氣血虧虛,需要補一補氣血的人,當歸生薑羊肉湯是不二之選,這個食味俱佳的藥膳方出自漢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參考用量為當歸九克、生薑十五克、羊肉五百克,只要是沒有明顯熱證都可以飲這個湯。

    還有一道以薑為主食材、人見人愛、更適合在這個春天作為驅寒補血的粵式美食,就是豬腳薑——材料以豬手或豬腳和肉薑為主,亦可加上雞蛋,用黑醋煲至食物熟腍即可享用。昔日普遍生活困難,豬腳薑只作為添丁薑醋,但現在澳門已成為一道家常菜和街頭美食。



    做法:

    1.豬腳刮淨、斬件、汆水;肉薑洗淨外皮,用大刀刀背拍裂。

    2.燒熱砂鍋後轉中火,把生薑塊烘至微乾身,放入清水至浸過薑塊,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廿分鐘。

    3.放入豬腳件、黑醋(可以分兩、三次放)及冰糖,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煲兩小時,直至豬手及薑塊腍熟,放少許鹽調味即可食用。

    4.一次未食完可室溫原鍋存放,每隔兩天煮十分鐘左右,薑塊更好味。



    穎  兒



12

鮮花
89

握手
50

雷人
63

路過
3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