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龍”肩負應急救援使命 據新華社北京消息:大型水陸兩棲滅火飛機AG600“鯤龍”是首次按照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表示,通過嚴格測試和驗證獲得市場“准入證”,AG600即將肩負國家應急救援使命,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體量稍大於主流單通道客機的AG600飛機長三十八點九米,高十一點七米,翼展達到三十八點八米。它最大起飛重量達到六十噸,載水量十二噸,最大實用航程為四千五百千米。 中國遼闊的國土上有着極為豐富且複雜的地形,需要一型任務能力覆蓋全疆域的大型特種民用飛機。AG600飛機的設計定位是滿足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和國家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需求的現代化航空救援裝備。 能游泳的飛機 “AG600是能游泳的飛機,也是會飛的船。”AG600系列總設計師黃領才說,它擁有飛機的上半機身和船型的底部,機翼兩側各掛一個四米多長的浮筒,以防止飛機水面漂浮和滑行時側向傾覆,保障安全。 據介紹,AG600的最小平飛速度為每小時二百二十公里,最低作業高度在樹梢上方三十至五十米,設計使用升限達到七千六百米。這型“能快能慢、能高能低”的大飛機可在森林火災現場上空的低空慢速飛行來投水滅火。 “中國通過自主研製AG600飛機全面突破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研製的關鍵核心技術,完整建成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專有技術體系,並且帶動民機產業鏈和供應鏈自主創新、自主研發和自主保障。”黃領才說。 AG600飛機研製通過全國二十二個省市、二百九十二家企事業單位和十六所高校的大協作、大攻堅加快了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了全機機體結構、發動機及關鍵系統百分之一百國產自主配套。 研製耗時15年 自二○○九年啟動研製,AG600飛機歷經十五年研製歷程。AG600於二○一七年十二月在珠海實現陸上首飛,二○一八年十月在湖北荊門實現水上首飛,二○二○年七月在青島實現海上首飛。二○二三年六月,AG600具備執行滅火任務能力。 “中國工業體系和航空工業、民機適航審定事業的協同創新發展,賦予了航空人自主成功研製大型特種民用飛機的底氣,支撐它強大的多類型救援場景任務能力,進而通過嚴謹科學的適航審定保證它的安全可靠。”黃領才說。 AG600飛機的研製也為中國民機適航審定積澱了標準和技術的創新實踐。據悉,AG600創造了中國民機試飛平均每月二十五架次、單月最高五十五架次效能新紀錄,也創建了自主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符合性驗證方法、審定標準規範,支撐中國國產民機適航體系升級。 力爭十月交付 獲頒型號合格證開啟了AG600飛機奔赴星辰大海的新起點。據悉,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將力爭在二○二五年八月底前實現AG600飛機生產許可證的取證,並在十月實現交付。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表示,將以服務國家戰略為新起點,加快AG600飛機型號系列化和譜係化,全力推動建立以AG600為龍頭的國產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體系、運營和服務能力,保護青山綠水,助力高水平“平安中國”建設。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