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賞不要停 由“周末北區消費嘉年華”,到“全城消費大獎賞”,再到現在的“社區消費大獎賞”,名字的改變,顯示了此一促消費活動因勢利導而針對性地作出調整。此次綜合休閒企業內的商戶不再納入可核銷範圍,幫扶中小企及小商戶的目的更加明確。 熱衷幸運遊戲且怕執輸的我,自然熱情地投入這個活動中去。四周下來,也算抽過了各個獎級的優惠券,添置了可用一段日子的日用品。今次活動有兩項改革大大增加了消費者體驗,實在是值得一讚。 一是將抽獎門檻由六十元降至五十元。此舉可謂一舉兩得,以餐飲為例,既可拉動一些低消費餐飲店在平日的生意量,也令顧客減省為湊夠六十元而“夾硬”增加消費的煩惱。五十元真係啱啱好。 二是可一次核銷同一支付工具的所有優惠券。雖說我不是靠那些優惠券過活,但總有種怕蝕底之感,除非唔用,一用就要用盡每一張券。去年我試過到超市購物,結帳時為核銷十元券而總共付了十多次錢,今次核銷次數最多減少三分之二,就算大排長龍也不感到煩躁。 在“大獎賞”舉行期間,我使用支付工具的方式也有微妙改變。八種支付工具中,有五種與銀行掛鈎,我過去因不同生活階段所需,五家銀行都開了戶口,但非每家都有辦信用卡,有些只能從戶口扣錢。這是我不喜的,因戶口用來儲蓄,不是用來消費。不過有抽獎機會,還是一於少理,加上其餘三種支付工具,我每周都有八次抽獎機會。哪個工具抽到大額,當周我就更多用那個工具。“大獎賞”惠及不同的金融機構,促進電子支付進一步普及。 除了拉動社區經濟,“消費大獎賞”也為澳門居民生活帶來了一些趣味和消遣。作為消費者,自然希望這類活動長搞長有,如能增添更多着數則更好。 太 皮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