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 “咖啡如知音,初遇澀口,熟悉後韻味無窮。”人類天生排斥苦味——這是遠古生存本能,苦通常預示毒素。然而,咖啡這苦澀飲品,卻從排斥到依賴,再到細品欣賞,成了現代人的日常。咖啡因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帶來愉悅與清醒。 初嘗咖啡時,長輩笑言:“細路仔學人嘆咖啡。”當年不懂,就像初嘗威士忌嗆出淚花,總要等歲月在喉頭抹層繭,方知苦後回甘的妙處。 十七世紀,歐洲官員早起飲酒,工作前需休息緩解醉意。咖啡取而代之後,精神振奮,效率大增。詩人謳歌:“當葡萄酒毒害世間,咖啡拯救腸胃,使腦筋靈活。”咖啡館成為政治、宗教論壇,人類首個代表民主的投票箱便誕生於倫敦“土耳其人”咖啡館,間接催生民主思想。 減肥期間,咖啡成我救星。一杯零卡冰美式,既抑制食慾又激發代謝。沿美國一號公路旅行,每過加油站必停,一美元換杯冰咖啡。 步入職場,咖啡非選擇而是必需。上海街頭三步一咖啡館,每逢見客,都約在咖啡廳,一日飲四杯當飯吃。白領上班前必先在辦公樓地面層的瑞幸買杯九塊九的美式,這是打工人最廉價的奢侈。項目攻堅,主管點數十杯咖啡宴請,年輕人歡呼如領年終獎——這年頭,咖啡因比雞血管用。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發現,咖啡多酚與牛奶蛋白結合,抗炎效果翻倍。待減肥執念淡去,我轉向卡布奇諾,奶泡不僅中和胃部刺激,還提供額外鈣質,一舉多得。 如今,至愛是玫瑰咖啡與桂花咖啡。苦澀基調上,花香如詩,甜意若隱若現。不過,醫學研究有個有趣發現:每日攝入一百毫克以上咖啡因會降低女性受孕率。細思超一線城市女性晚婚晚育現象,或許與這杯日日不離手的黑色情人有關。咖啡廠商,往後或可以分一杯輔助生育的羹。 曜 瀾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