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建航空樞紐助力國家所需 美國啟動所謂“對等關稅”,國際地緣政治更趨複雜,國家及澳門特區面臨的外部環境將發生深刻變化,尤其國家的對外貿易格局。澳門擁有珠江西岸唯一的國際機場,行政長官岑浩輝在首份施政報告提出長遠發展建設的四大項目,其中之一就是澳門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港)。新的形勢下更好用好澳門豐富的國際航權資源,吸引更多有實力的航空公司落戶澳門,切實推進好、落實好澳門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的各項建設工作,對國家、對澳門特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澳門國際機場專營公司營運報告顯示,去年機場的航班起降按年增長逾四成,旅客輸送量按年增長近五成,貨運量亦按年增長近七成。業務的雙重增長,加上機場擴建填海工程去年啟動,是機場未來容量提升的重要一步,為發展打下牢固基石。 近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蓬勃,利好澳門國際機場貨運業務,貿易需求的增長亦帶動貨運量提升。澳門機場的航線由過去主要以中國台灣及東南亞國家為主,逐步拓展至經多個主要物流中轉地區,進一步輻射至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及南美洲等遠程地區。從數字回顧,一九年澳門機場貨運量四萬二千多噸,二○年疫情開始,貨運量雖下跌至三萬三千多噸,但往後的三年均持續增長,至二三年達到六萬三千多噸,去年更大幅突破十萬噸,說明澳門的“一國兩制”、國際貿易自由港、單獨關稅區、 國際航權資源較豐富等具優勢。此間提出建設澳門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港),有助提升澳門國際機場的航空貨運規模和競爭力,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展現更大作為,為國家新時代對外開放開闢新的特別通道。 機場填海擴建需時,政府爭取年內啟動橫琴前置貨站的建設,進行貨物的安檢及打板等工序,有效緩解澳門國際機場貨運站空間不足及物流倉成本高的問題,亦有助為大灣區高端製造業和跨境電商等提供便捷的運輸服務,相信可提升本澳航空物流能力,為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積極發展區域經濟。 夏 耘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