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境外機構在中國持有債券總量較上年末增加二千七百多億元 (香港中通社) 境外機構持4.5萬億元中國債券 【新華社北京電】近一段時間,境外機構普遍看好中國債券市場,增持債券趨勢明顯。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獲悉,截至四月十五日,境外機構在中國持有債券總量為4.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末增加2,700多億元。 目前,中國債券市場總規模已達183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二。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平穩有序,吸引境外機構積極參與。 避險功能不斷增強 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了解到,共有1,160餘家境外機構進入中國債券市場,涵蓋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權類機構和商業類機構。今年以來,境外機構積極參與人民幣債券投融資業務,來華發行熊貓債累計超過9,500億元。 “從實際收益率、避險屬性等方面看,中國債券市場具有很強吸引力。”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認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人民幣債券價格波動小、回報穩定,避險功能不斷增強,多元化投資價值凸顯。 推進債市對外開放 近年,中國人民銀行與各方積極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推出一系列舉措:把“債券通”債券納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合資格抵押品名單,支持境外機構使用“債券通”債券繳納“互換通”保證金,支持央行類機構根據投資管理需求進行非交易過戶…… 這些舉措優化投資環境,推動內地與全球債券市場互聯互通,促進中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不斷提升。 越趨看重中國市場 一九年以來,中國債券先後被納入彭博巴克萊、摩根大通、富時羅素三大國際債券指數。中國債券在三大國際債券指數的權重逐步提升: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在彭博全球綜合指數中的權重已達9.7%,升至全球第三;中國國債在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中的權重為10%,已達國別最大權重;中國國債在富時羅素國債指數中的權重達10%,是最初預計的兩倍。 “這充分反映出全球機構投資者看好中國債券市場,更體現出外資對於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金融持續擴大開放以及持有人民幣資產的信心。”張旭說。 業內人士認為,隨着中國與中東、拉美、歐洲、非洲等地區的債券市場聯通與合作不斷推進,更多境外資金有望流入中國市場。 中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前景廣闊,中國人民銀行提供的一組數據可以印證:目前,境外投資者持債量佔比僅2.4%,與發達經濟體和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相比仍處較低水平;境外機構持有的中國國債約2萬億元,在國債總託管量中佔比為5.9%。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