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言又止 Jon Fosse在劇作中刻意經營的不確定性或曖昧感,主要見於他在台詞上的克制以至於抑止的手法,每句台詞都不見得很長,而且常常都是簡單的詞彙例如“yes”,便沒有說下去。這種沒有說完的話,不是沒話說下去而是欲言又止,真正的話都在沒有說出口的靜止、停頓之間,講究到會分別在這些斷句後寫着︰“暫停”、“很短的暫停”或者“打斷”等。也就是說這些停止不是無話可說、沒有意義的靜默,而是有很多可能性隱藏在無聲之中,但由於他的劇本沒有明顯的劇情或故事,而人物的背景也沒有清晰交代(往往只寫着“一個年輕男人”或者“男人”之類),演員或導演面對這些舞台指示,便要發揮更多想像力去處理當下角色的靜止狀態。到底其實想說什麼,而且要讓觀眾在靜止的場面中,意會那些沒說出來的話,難度極高。 另一個在台詞上具特色之處是“重複”,人物會反覆說類似的台詞,或者不同人物之間也會重複另一個人說過的話。例如《纏眠》裡的中年夫婦就常常說着:“春天之後就是夏天,秋天之後是冬天……”而《有人將至》除劇名會常常在男女主角的台詞中出現之外,也經常重複着︰“我們兩個人單獨在一起。”這種重複並不是(或不只)表現人的狀態,而是營造了一種音樂感,就像一首歌裡會有重複的旋律。但這些重複要每句精準地以同一方法說出,還是有不同語氣、情緒?劇作家沒有在劇本中註明,形成一個很大的空間由演員去揣摩和演繹。 這種不確定、曖昧感成為演出的基調,對於慣於在劇場中接收標準答案、有頭有尾故事的觀眾來說,要不睡死就是不耐煩。香港話劇團選演這個戲,也少有地在宣傳上花不少時間去說明用感受看戲的重要性。 (說《纏眠》 · 三) 踱 迢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