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詩婷以舞藝推動非遺文化活態傳承 ![]() 左起:關美茵、溫詩婷、杜麗菁攜兒女演出,感受非遺魅力。 ![]() 凝夢藝術團人才濟濟 ![]() 凝夢藝術團以凝為名大膽創新 三代同台築非遺傳承路 凝夢藝術團跨界展文化薪傳 澳門凝夢藝術團總監溫詩婷(Cindy Wan)乃集舞蹈、教育、瑜伽導師於一身的藝術工作者,近年來積極推動舞蹈藝術的跨界發展。早前,Cindy帶隊,以創新的藝術語言重新詮釋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舞龍”,在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中呈現了一場跨越世代與藝術形式的沉浸式演出。這場表演不僅匯聚了五歲至四十歲的三代表演者,更首創“舞蹈化舞龍”演繹手法,為非遺文化的活態傳承開闢了新路徑。 文:姬絲桃 該團宗旨為以“凝”為名,目的為凝聚各懷舞蹈夢的青少年及兒童,培養澳門舞蹈藝術人才,發展本澳舞蹈文化及精神,推廣澳門舞蹈在學校的教育,促進澳門青年舞蹈藝術及文化之交流。Cindy說:“我們希望用當代年輕人的藝術語彙,重新講述古老的智慧。讓舞龍不再只是一個民俗符號,而是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情感紐帶。我們既要守住文化的根,也要讓它長出新的枝葉。文化傳承就像接力賽,需要不同世代的手把手相傳。孩子們學習技藝,成年人傳遞精神,這才是真正的活態傳承。” 演出巧妙融合了三重藝術元素:澳門傳統舞龍技藝、中國古典舞的韻律美學,以及現代打擊樂的節奏張力。溫詩婷特別邀請專業打擊樂演奏家關美茵共同表演,將傳統的鼓、鉦等樂器融入表演,營造出層次豐富的視聽體驗。Cindy解釋:“龍,象徵着吉祥與繁榮,展現澳門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我團配合音樂,透過精緻的舞姿與舞龍的靈動,展現出龍的威嚴與活力,象徵着不同文化之間的和諧共處;。表演中使用傳統的鼓、鉦等打擊樂器,強調節奏感,提升整體表演的張力,激發共融的情感。” 要完成這個極具意義的演出,團隊合作必不可少,演出服裝與道具同樣別具匠心。副會長譚愷攸感慨:“凝夢能取得成功,全賴團員無私的付出。大家即使各有各忙,仍堅持抽出時間反覆排練,這份對藝術的熱忱令人動容。”理事長李子喬對參與大型文化盛事深感榮幸:“能在大巡遊上演出,不僅是難得的經驗,更讓團隊累積了寶貴的實戰歷程。”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