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露天飲食文化

    露天飲食文化



    日前雀仔園區舉行“敬老盆菜聯歡街宴”,於福德祠一帶招待該區長者。“十月坊眾賀康公寶誕、敬老盆菜聯歡餐會”於康公廟前地舉行,與一眾長者品嘗盆菜同樂。“光輝路環四月八”系列活動中的“盆菜聚鄉情”,已成為路環每年盛事;筆者曾出席設在打纜街的盆菜宴,感受到凝聚街坊情誼,氣氛熱鬧。

    以往大眾生活較為清貧,居民較難負擔到食肆設宴,相對選擇實惠的包辦筵席,即在家中或家門一帶安排筵席到會,包辦筵席應運而生。由筵席辦館提供食材、煮食工具、檯椅、餐具和上菜服務。

    電影中偶現街邊露天食檔情境,大牌檔是昔日大眾的平民食堂,充滿鑊氣的現炒小菜,價格親民及熱誠服務,成為許多基層居民用餐的地方。因飲食環境不拘束,彼此距離拉近,所以部分人喜歡到露天大牌檔消費,談笑間洋溢親切氣息。

    露天茶座常見於歐洲城市,本澳昔日著名的露天茶座亦不少,也是以往居民休閒飲食場所,為大眾提供家庭歡聚或社交聚會的好地方。但面臨噪音等問題,隨着社會變遷而被湮滅。

    居民喜北上用膳,個別選擇露天食肆,亦見社團安排室外飲食活動。綜觀露天飲食文化仍有一定吸引力,社會發展中如何平衡,淘汰或適當保育,否則只可以在城市記憶庫中尋回痕跡。



    普洱茶



15

鮮花
44

握手
2

雷人
25

路過
75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