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安展看澳門法律社團的法治教育動員功能 四月十五日至五月十五日,澳門特區政府與中聯辦聯合主辦,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 走深走實十周年”爲主題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展”,通過互動展區、案例分析和多媒體技術,深入宣講總體國家安全觀,重點展示在維護國安、抵禦外部干預和科技產業方面的成果,並設吸引青少年的互動展區,強化全社會尤其是青少年的國家安全意識。誠如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香港特區二○二五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致詞中所言,澳門社會也如香港社會,表面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外部勢力干預風險不容忽視,維護國家安全面臨新挑戰。澳門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築牢國安防綫,深化愛國教育、國安教育,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在全球化與地緣政治博弈加劇的背景下,國家安全已成爲澳門“一國兩制”實踐的核心議題。澳門作爲中國與國際社會接軌的重要窗口,青少年群體的法律意識與國家認同直接關係到特區長治久安。結合澳門《維護國家安全法》,應當將國安展中展示的重點內容和國家安全法律知識轉化爲教育實踐,法律社團應當在法治普及與國家安全教育之間搭建橋樑,通過多元形式,將抽象的國安法條文轉化爲具象的公民行動。例如,舉辦走進校園、走進青年社團的活動,不僅強化學校教育內容和填補一般青年社團這方面教育的空白,更通過同儕影響力形成社會效應。 一、危機意識與國際合作:青少年的國安教育 在當前國際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美國對我國遏制戰略持續升級,澳門作爲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必須強化青少年的國家安全意識,摒棄“平常心”,轉向“居安思危”的動員模式。夏主任斬釘截鐵地強調:“外部勢力妄圖阻礙我們過上美好生活,讓我們回到過去的一窮二白,那是痴心妄想!外部勢力妄圖遲滯甚至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我們回到過去任人宰割的悲慘境地,那是痴心妄想!” 唯有讓青少年時刻保持警醒、引以爲戒,才能有效抵禦外部勢力的滲透與干預。面向學生和青年社團的國安教育內容設計應突出兩大重點:一是揭露外部干預手法。通過案例分析,展示美國如何運用“長臂管轄”、NGO滲透、社交媒體操控等手段,利用法律和制度漏洞影響我國家安全和澳門社會穩定。二是拓展去美國化的國際合作。澳門可發揮中葡平台優勢,與金磚國家、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機制合作,舉辦“青少年國安法治論壇”等活動,推動建立“去美國化”的國際法律對話網絡。這不僅能增強澳門青年的全球視野,也能打破美國等西方國家話語壟斷,構建更公平的國際治理體系。 二、堅決鬥爭與利益捍衛:教育青少年“防線”功能 面對外部勢力拉攏和抹黑,青少年必須成爲抵制滲透的“第一道防線”。青少年在網絡世界上,容易接收到不知真僞的訊息;教育青少年正確整體國家安全觀和思維邏輯,揭露西方“法治雙標”——例如美國《愛國者法案》對公民自由的限制遠嚴於中國國安法。這種“以法破謬”的策略,能有效解構敵對話術。 總之,澳門法律社團的國安教育動員功能,實質是“法治教育”與“國家安全意識”的雙軌構建。通過教育動員,將國安知識轉化爲青年日常實踐;通過危機教育與國際合作,打破西方話語霸權;通過堅定鬥爭立場,維護國家核心利益。 澳門大學法學院校友會會長 周成俊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