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曬太陽是獲取維生素D的最佳方法 曬太陽補維生素D護骨健骨 隨着年齡增長,骨質與肌肉量逐漸流失,支撐力不足的情況下,增加跌倒的風險。一旦跌倒出現骨折,不但復原緩慢,行動力隨之下降,甚至可能導致長時間臥床,令健康狀態急轉直下。要增強骨骼、維護肌肉的功能、減低跌倒和骨折的風險,除了補鈣,還要攝取維生素D,雙管齊下才能見效。 維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協助鈣的轉換,在小腸裡促使鈣的吸收,維持適當的血鈣與磷濃度,讓骨頭的礦物化正常,也能預防低血鈣引起的肌肉抽搐、小兒佝僂病、成人骨軟化病及長者骨質疏鬆症。 攝取維生素D的方法有二:一是吃富含它的食物來補充;二是通過曬太陽讓身體合成維生素D。不過天然食物中,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並不多,主要為油脂含量豐富的魚類(如三文魚、沙甸魚、吞拿魚)、蛋黃、肝臟及菇類等。因此要獲取維生素D,最好及最直接的方法是曬太陽。 陽光中的紫外線分為三大類:長波紫外線(UVA)、中波紫外線(UVB)及短波紫外線(UVC)。其中UVC經過臭氧層時已被吸收,不會到達地球表面,所以防曬用品皆是針對防禦UVA和UVB。UVA能夠穿透雲層、車窗、玻璃進入室內,深入並傷害皮膚的真皮層,造成皮膚老化、皺紋和變黑。UVB無法穿透玻璃,其傷害主要在表皮層,但能量較強,容易造成曬紅、曬傷。若長期累積的能量過大,可能造成皮膚癌。然而當UVB照射到人體皮膚,便會將皮膚裡的7-脫氫膽固醇轉化合成維生素D。 專家建議,只要每星期二至三次,到戶外讓皮膚(臉、手掌、手臂或腿)在沒有塗搽防曬用品及無衣物遮擋下,曬太陽十五分鐘,便可合成足量的維生素D。建議在早上十時至下午二時之間曬太陽,且最好戴上太陽眼鏡,以保護眼睛免受紫外線照射,減少罹患白內障的風險。陽光強烈時,要特別小心,慎防中暑。若嫌正午陽光太猛,也可選擇陽光較弱的清晨或黃昏時段進行,但曬的時間需要久一點。此外,由於冬季陽光普遍較為温和,故曬的時間也需略長些,才能製造出與夏季相同份量的維生素D。 如今大衆養生意識提高,不少人會透過購買市面出售的維生素補充劑來服用保健。值得注意的是,醫學期刊《柳葉刀》曾發表一項研究顯示,吃越多的維生素D補充劑,骨質密度越低。 總結上述,獲取維生素D的最佳方法是曬太陽,其次是從天然食物而不是從補充劑攝取。若必須藉補充劑來補充,則應依循醫生的建議下服用,以免服用過量造成反效果,甚或危害健康。 竹 子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