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導演媽媽試寫室)伸手即食

伸手即食



    臨近學期尾,通訊軟件總會傳來學生的求救,詢問我有沒有攝影師、演員、拍攝地方介紹,又或將劇本發給我看,希望得到提點。一開始時,我都會用心花時間陪着他們解決問題,但慢慢便發現,學生的提問與請求指教,更多的是一種不動腦子的伸手黨行為。

    現在的學生不只向老師伸手要答案,亦會向AI伸手。這些日子,批改學生劇本時,不難發現有AI寫作的痕跡。這種伸手黨行為最大問題是喪失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創作力,更可惜的是他們失去了試錯的求知機會。

    遙想當年小城仍未有電影學系,我為了求知而購買一堆書籍苦讀,又跟同學從零開始探索。雖拍出來的作品十分參差,但在這種無人指點的求知過程裡,我卻獲得了一點一點進步的喜悅。在不斷出錯的創作裡慢慢走出自己的路,如今我成為了小城裡一小撮從事電影創作的代表。

    有神經科學研究顯示,當代大學生在面對開放性問題時,前額葉皮層激活區域較二十年前縮小百分之十七,因為學生都在依賴伸手得來的數據整理、合成,以及將老師當作人肉搜尋引擎。我不禁思考,當學生把知識當作雲端檔案任意存取,是否也遺失了某種追尋的莊嚴?

    知識不該是即食罐頭。當我們用Ctrl+C收割思想,可曾想過那些在知識荒原徒步的古人?人之所以要主動求知,是因為在這個過程裡總會獲得驚喜的偶遇——就好比從前的我以為自己是因為“愛電影”而創作,但來到人生的下半場,才發現,原來我是因為喜歡在拍電影的過程裡不斷進步的自己才鍾情於電影。這樣關於因果的探索歷程,才是求知真正的血肉。



    愛美麗



99

鮮花
40

握手
48

雷人
54

路過
31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