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冷熱 退休後,我有更多時間在內地遊玩。在內地,我與大多數朋友年齡相仿,均已退出職場。不知是內地退休制度優越,還是多年來他們擁有良好的投資及理財方法,他們的退休生活極為愜意,再也不需像一些港澳人士退休後仍重新就業。 由於有較多時間進行觀察,因而對現時內地經濟有更深入的了解。一般人認為現時經濟較為冷清,事實上內地剛公佈今年第一季度GDP仍增長百分之五點四,比預期理想。據我觀察,內地有些行業較為蕭條,例如實體店的零售及餐飲業。在四月,我連續十天在內地不同餐館用餐,發覺這些餐廳一般只有四至五張桌子有人用餐,生意較為冷清。四月十四日,我到了佛山南海佛羅倫薩購物小城逛逛,看見小城內各大名店大多商品有五到六折優惠,價格非常便宜,但購物的人卻不多。根據統計,線上購物或外送餐飲服務極為火爆,實體店消費及線上消費可說是冰火兩重天。 現在,在新消費模式下,經營者需具備創新思維,才可立於不敗之地。另外,相對一些傳統經濟的冷清,新興經濟則非常火熱。算法技術的進步,使人工智能行業邁向一個新高度,行業內投資亦達到史無前例的新高。 經濟的冷熱,有肉眼可見的房地產、實體經營店的冷清,亦有從統計數字才得知的互聯網消費、人工智能投資的火熱。如今,投資和消費模式已經改變,因此看經濟的冷熱,並不能憑肉眼所見,亦不能如過往那樣,到街市逛一逛便知冷暖,需運用智能化的大數據分析去了解冷熱情況。 時代在變,環境在變,經濟冷熱亦隨時轉變,變幻才是永恆。 清水河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