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 二○二五年一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本月十六日出爐,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百分之五點四,既高於去年全年百分之五的增速,也高於去年四季度百分之五點三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從一季度數據看,中國經濟起步平穩,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穩中有進。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第一季度GDP增長百分之五點四,高於此前預期的百分之五點一,這一增速延續了自二○二四年底以來的經濟復甦,得益於一系列廣泛的政策刺激措施——今年以來,中國宏觀政策加力擴圍,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共同顯效,推動今年一季度經濟開局良好。 中國首季GDP表現亮眼,內需起了關鍵作用:在消費領域,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百分之四點六,比去年全年提升了一點一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百分之廿六點九,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百分之廿一點七,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百分之十九點三,家具類增長百分之十八點一,僅這四項就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一點四個百分點…… 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本月八日○時,消費者累計購買十二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三千五百七十一萬台,發起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二百○八點五萬份,有力促進了消費的回升。可見,儘管外需有所放緩,但政策發力對內需形成提振。 在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的風潮中,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了這樣的增速,難能可貴。中國再一次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和“引擎”。 當下中國經濟仍面臨着很大的壓力和挑戰,其中來自於特朗普對世界發起的關稅戰,不僅擾亂全球經濟增長的整體外圍環境,也會嚴重影響到中國的對外貿易,包括給跨國公司的投資決策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這些政策的負面因素,可能會在未來幾個季度逐漸顯現出來。 所以對中國發展而言,是不能掉以輕心的,後續還需政策持續給力。 總的來說,中國仍需積極應對三方面挑戰:外部關稅衝擊對中國出口的負面影響,化債後地方政府面臨的財政緊平衡,以及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基礎有待夯實。官方應採取更大力度的財政、貨幣、房地產、區域、產業等政策來推動經濟增長。 今年一季度經濟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彰顯了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和潛力。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快速升溫,世界經濟秩序遭到重創,國內結構轉型任務仍然繁重。 我們要積極應對風險挑戰,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以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變化的不確定性,確保中國經濟穩中有進,持續向好。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