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沙國際郵輪母港服務旅客超十萬人次 廣州大力發展“郵輪+消費” 南沙郵輪母港客破十萬 【本報記者廣州電】廣州出台了《廣州市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提出豐富“消費+旅遊”融合業態,推出郵輪遊艇等特色消費產品。作為郵輪遊艇經濟的重要承載地,南沙國際郵輪母港自去年十二月恢復常態化運營以來,成功爭取愛達 · 地中海號在廣州部署郵輪航季,到今年三月底已服務旅客超十萬人次,帶動消費超五億元。 郵輪經濟蓬勃發展 針對粵港澳大灣區遊客,被稱為“藝術之船”的愛達 · 地中海號推出“郵輪+文化”的創新體驗,包括元旦跨年、蛇年新春主題、“紀念鄭和下西洋”等多樣化主題航次,全方位提升遊客的文化沉浸感。其中,船上餐飲融合了嶺南地域文化,精心準備了各色地道廣式美食和粵式茶點、以及一系列“應時而食”的特色美食。在南沙國際郵輪母港,愛達 · 地中海號平均上座率超百分之七十五,特別是今年春節以來旅客數量屢創新高,上座率保持百分之九十以上,郵輪經濟在廣州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為提升郵輪服務配套和購物消費質量,廣州市、南沙區商務部門為郵輪物資直供業務牽線搭橋,充分利用南沙國際郵輪母港背靠綜合保稅區的優勢,在海關部門支持下,組織中免郵輪服務有限公司探索“保稅供船”國際郵輪物資補給模式,降低郵輪物資供應鏈成本。 內地客量佔九成六 今年三月十八日,免稅商品直供郵輪的供貨模式在南沙國際郵輪母港落地,這是自《國際郵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靠港補給的規定》正式施行以來,廣東省內首個郵輪直供物資突破,南沙國際郵輪母港正式成為華南首個實現物資直供郵輪的港口。 在南沙國際郵輪母港,郵輪旅客中內地居民佔百分之九十六點八,其中廣東及周邊省份旅客為主力,六十歲以上“銀髮旅客”佔比超百分之七十。為此,南沙邊檢站自主研製郵輪母港“邊檢AR大廳”提供通關指引,組建粵語方言、外語小分隊,為粵港澳大灣區及國際客群提供有速度、有溫度的通關服務。同時,聯合口岸聯檢單位開通“綠色通道”,為突發疾病、意外受傷、遺失貴重物品及證件等旅客提供應急救助和愛心幫扶。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