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港疊加內河運費扣減 粵首票享雙重便利進口貨物通關 【本報記者廣州電】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本月九日公佈,運載進口貨物的內河駁船“匯泓信○八”靠泊在佛山九江碼頭辦理通關手續後放行提貨,同時辦理“內河運費扣減”○點六萬元,減徵稅款近千元。這標誌着廣東省內海關自推行“組合港(一港通)”通關模式以來,首票進口業務疊加“境內段運費計稅價格扣減”惠企舉措在廣州海關落地開展,企業可享受通關、稅費“雙重便利”。 佛山中外運倉碼總經理孫程表示,進口“一港通”通關模式的成功落地,有效解決駁船回程運力空置問題,降低了駁船運營成本,進而也減輕了客戶的物流成本,同時又疊加“境內段運費計稅價格扣減”優惠政策,可為客戶每櫃節省一百元稅負成本。 二○二四年廣東率先在“單一窗口”上線“內河運費發佈系統”,今年二月系統升級為“廣東境內段運費發佈系統”,新增發佈從湛江到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站點的境內段鐵路運費數據,外貿企業可查詢“單一窗口”、“境內段運費發佈系統”運費數據,直接向海關申報計稅價格扣減,無需再提供額外運費單據。三月起,正式適用“一港通”進口業務,通過艙單電子數據對物流信息全程管控,實現管得住、通得快。政策疊加讓樞紐港釋放了貨物集聚壓力更具物流優勢,又消除了支線港與樞紐港在徵稅基數方面的成本差距,同步帶動支線港進出口貿易規模增長。 佛山海關駐南海辦事處副主任郭廣萍指出,進口“一港通”疊加“境內段運費扣減”政策,能實現關務優化、港口效率提升、合規成本降低等多重效果。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