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讀曹恒寶的田園詩 數千年來,中華文脈扎根在神州熱土上生生不息,而中華詩詞這文學皇冠上的明珠,以其無與倫比的精神向心力,牽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愛好者。孔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又曰:“不學詩,無以言。”無論在殿堂或民間,詩詞是一種美好的交流方式,可作為委婉含蓄的外交表述,也可以是直抒胸臆的言志告白。優秀的古典詩篇,長期以來滋養着人們的心靈和品格。 熱愛古典詩詞、多年筆耕不輟的曹恒寶先生是一位深耕基層的詩人,其豐富的人生閱歷成為了他創作詩詞的沃壤。二○一七年退休後,在名師摯友們的指點和幫助下,他開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學習詩詞創作,並步入詩壇。經過潛心篤志、日夜鑽研平仄韻律的漫長歲月,他終於礪煉成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數年間,他發表在各媒體和期刊上的詩詞佳作逾百篇,並獲得了多項殊榮。二○二五年春,詩人將作品結集付梓,名為《舊埠清吟》曹恒寶詩詞集(上冊)。詩集以寫作時間(二○一七年至二○二四年)為線,串珠而成,或記錄生活見聞,或抒情言志,共收錄詩詞三百一十二篇。作品體裁多樣,內容豐富,異彩紛呈,涵蓋家國情懷、民生社稷、史海鈎沉、抱負擔當、人生感悟、風土人情等多個方面。作者寫作風格為豪放與婉約兼備,有力拔山河的慷慨激烈,有壯志凌雲的豪邁熱切,有洞悉紅塵的沖淡恬適,有坐看雲起的波瀾不驚。 “九洲江畔果飄香,喜看紅林遍萬崗”,寫出了紅橙滿山,老百姓即將豐收的盛景。“雁過留痕情久遠,聲名鵲起始於勤”,讚揚人間的真摯友情,激勵青年們勤奮好學。“金風送爽醉朝陽,萬頃平疇溢稻香”,描畫了返鄉路上、一派醉人的田園秋色。“龍舞中秋月斂光,餅香四溢滿華堂。千村萬戶民盈富,政惠蒼生鑄煒煌”,謳歌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的盛世中秋圖景。“碧海丹心舒正氣,白江綠水競風流”,表達了詩人秉持正氣、豁達從容的心境。“古稀不奪凌雲志,再作雄文數百章”,抒發了一種積極樂觀、永不言老的豪邁情懷。“華夏雄風重抖擻,再揮神筆寫春秋”,歌頌祖國這神奇之筆,正譜寫着中華民族復興圓夢的偉大壯舉。 曹恒寶先生文化功底深厚,遣詞揮灑自如,富有真情實感,作品中流露着濃郁的田園色彩,自帶一種真切的魅力,使久困都市塵囂的讀者們自然而然地進入其詩詞的海洋中遨遊。當讀到這些豪情萬丈、氣勢磅礴的詩句,或溫婉細膩、感人肺腑的文字,每每讓人會心一笑或擊節讚歎,隨之細味詩中的人生感悟和處世哲學。此時正值嶺南春深,百花盛放,讓我們徜徉於詩人這揚葩振藻、璧坐璣馳的詩詞之旅中,和着春風悠揚的琴弦,感受詩意的共鳴。 馮傾城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