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斷章寫義)成長的節奏

成長的節奏



    所謂“成長的節奏”,是指兒童生命歷程中一種與韻律結伴而行的有規律的變化。節奏變化為事物發展本源,人生之靈魂,反映了兒童生命與成長的特點和內在規律。

    【摘自:〈成長的節奏——從課間時間優化談起〉,中國教育報,二○二五年二月二十七日】

    每逢幼稚園招生季,總有焦慮的家長向我諮詢擇校方向:中英文教學比例、宗教背景、性別分流、學制體系等問題。當代教育的多元既反映了社會包容性,也讓家長們陷入選擇困難症。回想當年為兒子擇校時,我在西式教育理念與傳統教學模式間反覆權衡,最終因經濟條件與地理因素選擇了任職的中文學校。這一看似被動的決定,卻讓孩子在扎實的中文基礎上,透過系統學習同樣擁有優異的英文能力,在國際英語測試中毫不遜色。這段經歷恰如塞翁失馬,印證了教育選擇中“因上努力,果上隨緣”的智慧。

    隨着幼子即將升讀大學,我對基礎教育有了更深的體悟:與其糾結於教學模式與課程內容,不如引導孩子建立自我認知體系。真正優質的教育,應是協助學習者發掘潛能特質的過程。當孩子在不同學科中驗證思維偏好,在互動中感知情感模式,這種持續的自我對話將形成獨特的成長韻律。正如古琴演奏需掌握輕重緩急,生命節奏的養成不在於樂譜,而在於對琴弦振動的敏銳感知。

    當我深入觀察國際學校的教育生態,發現其核心優勢不在於外籍師資或硬件設施。相反,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本土教師往往展現更深厚的情感投入。值得借鑒的是該體系提供的試錯空間與個性化發展路徑:學生可根據認知節奏調整學習進度,逐步建構知識框架。這種“進可攻退可守”的彈性機制,恰與兒童發展的成長曲線相契合。



    鏏    而



75

鮮花
31

握手
69

雷人
74

路過
81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