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拼一輩子 “我們家還有兩個脾氣不好的,一個是你耀秋舅公,另一個是我二家兄國能。”舅公口中的這位耀秋舅公,是祖母的親弟弟,我的親舅公。 小時候頑皮,老和媽媽唱對台戲,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媽媽拿我沒辦法,但一物治一物,家族中我最怕不怒而威的耀秋舅公,見着他必會恭恭敬敬,絕對不敢搗蛋。耀秋舅公見多識廣,小時愛扮乖坐在客廳,實際是偷聽他和親友的閒談,天南地北,是頑童聞所未聞的世界。父親說耀秋舅公在北京住過一段時間,見識廣博。 “抗日戰爭勝利後,清華大學回遷北京。玉成號在清華大學西門校衛隊旁開了一間分號,同時在清華大學明齋食堂設了一個糕點專櫃。這兩部分,由你耀秋舅公打理。北京解放前,你耀秋舅公舅婆就南返廣東了。” 南返後的耀秋舅公在廣州安居,當年父親就是從鄉下去廣州投靠唯一的親舅父。在父親心中,他不只是親人還是嚴師。 因為舅太祖父在京經營玉成號,除了耀秋舅公外,我的社基二叔當年也是自廣東鄉下遠赴北京學廚藝。 “你二叔來京,先和我們住一起,安排在餅乾房學習做廣東點心。後來我們的一位朋友,曾在中國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館任職的粵菜廚師唐貽頌師傅,三年任期滿後回國,被安排在北京動物園對面的國營飯店工作。我父親就把你二叔託給唐師傅,收你二叔為徒學做粵菜,他一直跟唐師傅學藝,後學有所成,成為一名廚師。因十年動亂,你二叔被認為有海外關係,受衝擊後就辭職南返了。” 南返後的二叔落戶中山,以廚師為終身職業。 曾外太祖公晚先公、外太祖公岸業公、舅太祖父龕業公、靜芬姑太,還有後來的耀秋舅公、社基二叔以及我的父親,都自家鄉走出去,闖南走北,四海漂泊尋找安身之地,為子孫的安穩歲月打拼了一輩子。 (聽舅公講故事 · 十一 · 完) 程 文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