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醫醫國 其次疾人 《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有這樣的一句話:“醫家有割股之心。”這是比喻醫生治病救人的心情極其熱切。所謂醫者父母心,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不過也有例外。《灤陽消夏錄》紀曉嵐有一篇題為《南皮瘍醫》的記載,謂南皮縣有位專醫瘡傷的某醫生,醫術頗高明,不過缺乏醫德,他喜歡在病人身上使用毒藥,藉此來勒索病者的大筆錢財。要是不能滿足他的慾望,那麼病人必定會死亡。這是因為他的手段十分詭秘,其他醫生不能解除的緣故。有一天,他的兒子被雷擊而死了,如今這位醫生仍健在,但再沒有人敢請他看病了。相傳這位醫生殺人無數,老天爺為何不擊殺他本人,而擊殺他的兒子?如此的懲罰實在不當。要知道犯罪不到極點,刑罰不會累及兒女;作惡不到極點,災禍不會殃及後代,老天爺擊殺這醫生的兒子,正是要表明災禍已經延續到他的後代了。 庸醫殺人,這是由於他學藝未精,猶可諒,然而這南皮瘍醫,已是醫術超凡,但仍捨本逐末,以十分骯髒的手段斂財,即使自以為手段高明,他人無可奈何,但冥冥之中自有報應。常言道:“自作孽,不可活”,正是這類人。 醫生被譽之為“大國手”,不過有一種醫生並非醫人,而是醫國,這類醫生為國除患祛弊。《國語 · 晉語八》:“上醫醫國,其次疾人。”孫中山先生,他既能醫人,亦善醫國,昔英年早逝,而革命尚未成功,良堪浩嘆。 冬春軒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