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將研養老金和最低維生指數掛鉤 ![]() 李靜儀 ![]() 邱庭彪 政府擬推養老金掛鉤維生指數 研行之有效社保收入來源 隨着人口老齡化情況加劇,長者生活狀況越發受到社會關注。行政長官岑浩輝表示,將推動養老金與最低維生指數掛鉤的工作,統計局預計今年上半年完成長者消費物價指數的可行性研究評估工作,以便更好分析如何為長者提供支援。下階段同時規劃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體系,希望以全套配套作跟進。 保障長者老有所依 議員李靜儀關注政府未來在幫扶長者、殘疾人士、照顧者及雙老家庭等弱勢群體的福利給付制度及完善服務。岑浩輝表示,政府高度重視弱勢社群的福祉,致力保障長者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他強調,政府在醫療、教育、衛生等民生領域的預算投入達四百二十億澳門元,其中包括教育一百六十億、醫療衛生一百四十億、社會服務一百一十億、社區社會服務五十七億,共佔剛性開支的一半。 岑浩輝指出,雖然政府可能會調整預算案,但仍堅持實事求是、量力而為、盡力而行的原則,提升社會保障水準。具體措施包括將敬老金調升至一萬元、殘疾津貼提升兩成,養老金增幅超過百分之四等。 涉老開支料將劇增 他還提到,長者領取全額養老金、公積金及現金分享後,每年可獲得約七點八萬元,政府的社會保障體系和維生指數關顧網較為全面。現在領取養老金的人口超過十四萬人,其中十萬人為六十五歲以上全額領取。未來老齡人口增多,相關開支會急劇增加。又指政府將進一步強化公立、非盈利和私營醫療機構的合作,推動慢性病防治服務下沉至社區。下一步政府將檢討康復服務行動計劃,規劃未來十年發展方向。 立法議員邱庭彪關注澳門老年人口增加、公共財政收入可能減少,但剛性支出增加的情況下,政府是否已制訂涵蓋長者福利規劃與社會保障基金的系統性方案?岑浩輝回應,去年底社會保障資產總值為九百九十五億澳門元,目前現金儲備充足,能應付一段時間。然而,社會保障的剛性支出龐大,隨着人口老齡化加劇,預計到二○四一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約佔四分之一,財政壓力已然存在。 需認真考慮兩問題 岑浩輝建議認真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引入強制性公積金制度,鄰近地區如香港已成功實施;二是目前九十元的社保供款額“聊勝於無”,完全無法覆蓋社保支出。目前本澳財政狀況能應付現時的福利開支,但萬一金融市場動盪則好難講,認為需要為未來幾代人考慮,從長計議,要共同研究行之有效社會保障的收入來源。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