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局增設育兒津貼,減少家庭經濟壓力。 ![]() 黃潔貞 研經屋置換制度 岑:委託第三方研究產假 行政長官岑浩輝表示,育兒津貼對象為三歲以下,是因為三歲兒童入讀幼稚園後就可以享有免費教育,“任何政策都總會有條線”。又稱“育兒需要鼓勵措施,永遠都冇盡頭,但要因應實際環境去做”,並且將計劃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研究,提供科學依據研究如何處理產假等問題。 本報記者 報道 議員黃潔貞關注少子化和完善生育政策,未來政府如何進一步把支持育兒、養兒的家庭元素融入各項政策中?會否以“成本共擔”的機制適時研究推出如稅務回扣、延長有薪產假、侍產假和親職假等更多家庭友善措施,進一步強化托兒和家庭服務,完善房屋制度和提升婦幼專科的醫療服務,形成更有力的鼓勵生育“組合拳”。 “任何政策總有線” 岑浩輝回應稱,知道社會很關心少子化和出生率下降的情況,政府亦很重視少子化和鼓勵生育,但“政府做得幾多得幾多,能夠畀支援就畀支援”,所以今年除了繼續維持原來措施外,還增設了育兒津貼,以及調升出生津貼金額,認為“育兒需要鼓勵措施,永遠都冇盡頭,但要因應實際環境去做”。 他提到,育兒津貼對象為三歲以下,是因為三歲兒童適齡入讀幼稚園後就可以享有免費教育,“任何政策都總會有條線”。又預料今年約有一萬五千多名嬰幼兒受惠,預算約二億七千萬元。同時,現時的托兒服務資助開支亦不少,為每個受資助托兒提供的經常性資助,一年是二億四千萬元,平均每個托額的資助額為三萬四千元。 至於對在職家庭婦女的支援,產假和年假的問題,政府下一階段會研究、會按部就班去做,將計劃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研究,提供科學依據研究如何處理產假等問題。 公共房屋政策方面。岑浩輝稱,現時公營房屋的支援力度和能力是有的,故政府會研究包括經濟房屋置換制度等,只要大家一齊研究,能否有一個機制在善用資源的前提下,因應家庭狀況或子女成長有機會調整轉換。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