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峰會倡建“分層+定向”激勵機制提振經濟 派消費券保障基層 消費獎賞刺激消費 青峰會倡分層激勵促經濟 【澳門日報消息】當前澳門經濟復甦步伐不均,受居民北上消費、網購盛行、消費降級等因素影響,遊客區與民生區表現迥異。澳門青年峰會政策研究組組員李嘉媛、陳詠希表示,政府近期推出的“社區消費大獎賞”活動成效顯著,吸引全澳超過兩萬家商戶參與電子優惠券核銷,超市、藥房等商戶銷售額與客流量大幅增長,長者群體受益顯著,整體社區經濟得到促進。 憂消費卡形成依賴 回顧疫情以來的消費激勵政策,包括兩輪“消費補貼計劃”、“電子消費優惠計劃”,以及“第三輪抗疫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合共向市場投入超過一百四十四億元。兩人認為,消費卡在刺激消費、拉動經濟發揮積極作用,緩解中小企經營壓力,但亦存在“替代效益”問題,長遠可能對政策形成依賴;消費大獎賞則需要居民先消費才可以參加抽獎,而抽獎未必能中獎,中獎後還需再次消費才可以享有政策補貼,本質是促使居民自行消費,由政府提供減免。對中小企業來說,這或能帶動一定營業額,但對居民而言,卻增加了開支。從成本收益角度看,儘管消費刺激政策對政府財政負擔尚屬可控,對民生保障亦有直接作用,惟政策長期效益仍需審慎評估。 數據分析精準支援 兩人建議,應建立“分層+定向”激勵機制。面對經濟不景氣,政府需制訂長期且靈活的消費激勵機制。建議結合消費卡與消費大獎賞的優點,設計分層消費激勵方案。除鼓勵原有消費,還需創造新增消費,例如針對特定群體如低收入家庭或長者等發放消費券,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同時在全範圍實施消費大獎賞計劃,刺激廣泛消費。 此外,數據賦能提升政策精準度。活動期間政府通過聯動平台和支付機構,利用大數據監測異常交易,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認可。建議進一步通過大數據分析和市場調研,制訂更具針對性的激勵措施,並針對商戶提供優惠補助,鼓勵商戶推出優惠,從而增加居民的消費願望。 最後,強化社會參與。政府應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結合不同方式,推出適合的消費補貼政策,真正實現科學施政,提升居民的獲得感。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