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學聯人吳小麗和邱庭彪分享“兩會”精神 ![]() 中學生精神健康現況調查發佈 ![]() 澳門學聯時委會成員考察氣象局 築牢社會溝通之橋 學聯淬鍊學子議政之聲 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成立七十五年來,一直堅持以學生需求為經、以社區發展為緯,編織青年學生議政參政賦能城市發展的篇章。從時事關注小組到時事關注委員會,帶領學生參與時事討論、社區考察、政策諮詢,為培育人才不懈努力。這些青年議政代表不僅在特區政府部門、諮詢委員會,有的更在全國政協和全國人大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建言獻策,使愛國愛澳力量不斷壯大。 一、淬聲之地:致力優化學生議政參政平台 二〇一〇年,在資深理監事引導下,澳門學聯成立“時事關注小組”,旨在培養澳門青年學生關心社會。成立初期,組織本澳首個走進中學校園、以中學生為主的“學生論壇”。不少當年參與論壇的學生代表,現已成為各行各業的領袖人才。 開展時政培訓計劃,培養學生參政能力。二〇一四年,澳門學聯將小組升格為時事關注委員會,擴大組成和影響力。又引入師友計劃,透過向成員提供議題選取、問卷設計、新聞稿撰寫等培訓課程,配合實地考察與社區調研,多方面培養參政能力。時事關注委員會主任劉嘉翀表示,經十一年發展,委員會已成長為一支由資深理監事、現屆領導層及各中學優秀學生組成的優秀團隊,在“導師引領、政策研究、提案輸出”的培養機制下,不斷發掘和培養青年學生領袖。 發展網絡議政節目,積極回應時代需求。因應網絡社交平台興起,澳門學聯開發網上節目,透過吸引學生探究生活點滴,喚起對社會事務的關注。其中,二〇一七年因應首次四校聯考舉行,時任澳門學聯理事長李兆祖親自到校了解,收集學生意見。隨後推出特備直播節目《聯考之後》,成為製作網絡議政節目的首次嘗試。 製作團隊持續推出不同形式和主題的節目,不但將原有在校園內舉辦的學生論壇移到網絡成為直播節目《大·學生論壇》,更加推出《Chat it out!》及短視頻節目《時事值日生》,亦會因應當社會熱話組織成員拍攝影片並上傳至各大社交平台。參與節目的同學能夠以最方便輕鬆的方式發表自己對社會議題的看法,上述節目總瀏覽量超過十萬七千人次,有效向社會傳遞青年學生聲音,強化青年議政深度。 二、築橋之術:致力搭建學生向社會表達意見的橋樑 透過開展問卷調查、撰寫《新世代建言》建言書、開設反校園欺凌和預防性犯罪關注組長期關注相關議題,澳門學聯多方面重視學生所思、所憂、所欲,始終站在爭取和維護學生權益的第一線。 匯聚學生聲音,持續關注青年議題。為更好向特區政府反映青年學生意見,澳門學聯每年都會透過整理過去積累的青年意見與問卷調查結果編寫並向有關部門提交施政建言。其中二〇一九至二〇二二年,澳門學聯編寫逾兩萬字的《新世代建言》,從青年學生身心健康、未成年人保護、教育政策完善、人才培養、助力青年融入大灣區等方向提出多項具體建議。其中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澳門學聯預防性犯罪關注組透過焦點訪談和問卷等調查中學生對性知識的掌握程度,並向有關部門提出將涉及未滿十六歲的性犯罪定為公罪、冀法庭對未成年受害者採用偵訊口供、增設公共場所監控系統等建議,以體現社會對未成年人性犯罪的零容忍和高度關注。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