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手持一幅對各國和地區的課徵關 稅清單(美聯社) 帝國晚期綜合症 特朗普對外的霸凌態度,也要有個團隊支撐他才狂得出來。事實上,這個癲狂現象至少有過半數選民製造出來,再有一群臣子和他分享相同的精神狀態和世界觀。 過去我們都認為國家權力有兩方面展示出來: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到了特朗普,他把焦點放在外貿上,在此,《金融時報》最近介紹了一位知名經濟學者赫緒曼(Albert Hirschman)的舊作《國家力量與外貿結構》(National Power and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他在書中提到,貿易也可被視為國家意志的展現,從對外貿的操控可誘發追求更多的權力,那已經不只貿易這麽簡單了。 赫緒曼指出,商業行為可以代替武力,成為一種讓其他國家臣服於“帝國主義”的模式,當中以金融工具和外貿作為手段最為有效,這是十九世紀末的世界觀,現在卻成為美帝國晚期綜合症。換言之,特朗普的經濟觀再不是主流所認知的經濟觀,而是視所有的經濟行為都是“地緣經濟”,那就是一種征服了。用外貿和金融工貝來降服世界,因此為何他把匯率操控也掛在口邊,經常指責某某國家操控匯率,用貿易施壓,同時企圖改變別國的貨幣政策。 因此,特朗普在武力與經濟實力之間,找出了貿易和金融工具作為武器,為垂死的美國帝國作最後掙扎。這由於特朗普深知美國已無法維持“世界警察”的角色,甚至由美國在二戰後所建構的國際秩序,再不可以完全服務於美國利益,他的焦慮和不快令他急急尋找另一路途挽回美國昔日的帝國光輝。 他遂懷緬起十九世紀時的美國,只想到先輩曾揮舞關稅大棒的英明神武姿態,卻沒想到後果,以為恃着美國仍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發動一次關稅大戰便可征服各國,來維持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看着特朗普的瘋狂關稅,便知他欲盡地一煲,完全體現出他所領導的美國,正嚴重患上晚期帝國綜合症,包括他的團隊。 面對特朗普的霸凌,難道弱國只有跪低?或者狂人總統的關稅大棒正是一記當頭棒喝,令我們明白到不能太過依賴單一大國的市場,不然這只會令到這大國有恃無恐,而自己國家的經濟則變得愈見脆弱。 雖然特朗普大呼要把製造業搬回美國去,但事實上美國的霸權不是建基於製造業,而是它以美元主導世界的“金融體系”,如果我們能尋找到替代方案,便不會受到挾持而惶恐終日。如是者,現在可說是時候作出真正的改變了,調整思路,考慮不同的貿易安排,更多地關注區域上的安排,把其他發展中國家視為市場,把人民工資視為內需和市場的來源而不是成本,並思考可以做些什麼來創造可持續的生產。 這可能是一條漫長之路,不過相信已有不少國家明白怎樣作出選擇和部署吧。 張翠容(香港戰地記者)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