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父母效能訓練》化解育兒焦慮



    《父母效能訓練》化解育兒焦慮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是否曾在深夜為孩子的問題輾轉難眠?是否在嚴厲管教後懊悔,卻不知如何與那個倔強的小身影和解?養育路上,我們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愛,卻常常在焦慮中迷失方向。《父母效能訓練》(PET)如同一盞溫暖的燈,告訴我們:“好的親子關係不在於控制與服從,而在於兩顆心的真誠共鳴。”

    “媽媽也是第一次當媽媽啊。”這句話藏着多少無奈與心酸。美國心理學家戈登博士在書中溫柔提醒:“父母不是超人,不必永遠正確。”當孩子打翻牛奶時,與其怒吼“你怎麼總是不小心”,不如蹲下來輕聲說:“哎呀,地板也口渴了呢,我們一起擦乾淨吧?”這些真實的瞬間讓孩子明白,情緒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面對它。鄰居小雅的女兒曾在超市哭鬧崩潰,直到她嘗試說:“媽媽看到你哭,心裡好着急,我們到角落抱一抱好嗎?”那一刻,女兒擦乾眼淚,牽起她的手。原來,當我們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孩子也學會了包容與體諒。

    當孩子說“我討厭上學”,別急着說“上學多重要”。試着像接住一片飄落的羽毛般,輕輕回應:“聽起來你今天在學校過得很辛苦。”這句話像一把鑰匙,能打開一扇門——也許他被同學取笑了,或者算錯題目感到丟臉。戈登博士說,孩子的每個“問題行為”,都是未被聽見的求救信號。就像那個總在課堂上搗蛋的男孩,當父親不再責駡,而是問:“你每次舉手老師都沒叫到你,一定很難過吧?”孩子突然大哭:“我以為老師不喜歡我……”那一刻,父子間的冰牆悄然融化。

    我們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孩子沉迷手機,我們脫口而出“你再玩手機我就沒收!”結果引發一場戰爭。不如換個方式說:“媽媽看到你玩手機三小時了,眼睛累得差點睜不開,心裡特別擔心。”這不是示弱,而是用最柔軟的方式傳達愛的底線。朋友阿志就用這個方法化解了危機;面對熬夜打遊戲的兒子,他端來一杯溫牛奶:“爸爸知道你壓力大,但看到你凌晨三點還不睡,我的心揪得睡不着。”第二天,兒子主動交出手機:“爸,我們定個遊戲時間吧。”

    當親子需求發生衝突時,PET提倡以合作取代對抗。比如女兒堅持穿短裙去寒冬的郊遊,別用“感冒別找我”來威脅。試着說:“媽媽怕你着涼,你又想穿得漂亮,我們一起想想辦法?”最後,她們找到了搭配保暖襪的時尚方案,女兒還得意地說:“媽媽,我們真是最佳拍檔!”這種“雙贏”的溝通,讓孩子明白,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一起尋找的過程。

    《父母效能訓練》不是教我們如何“搞定”孩子,而是邀請我們和孩子並肩坐在生命的課堂上。全球無數家庭驗證,學習PET的父母會發現,那個“不聽話”的孩子,其實是未被理解的寶藏;那些讓人抓狂的衝突,都是深化關係的契機。正如演員陶虹分享:“從前我用權威管教女兒,現在我們成了能說悄悄話的朋友。”

    親愛的爸爸媽媽,養育從來不是一場孤軍奮戰,當你焦慮時,請記得:那個打翻牛奶的孩子,正在學習負責;那個頂嘴的少年,正在練習獨立思考;而此刻讀着這篇文章的你,已經走在成為“足夠好”父母的路上。願我們都能用傾聽與理解,在孩子心裡種下這樣的信念:“我值得被傾聽、我有能力解決問題、我的感受很重要。”或許,這就是我們能給孩子最珍貴的生命禮物。





    澳門心理學會    心  藍



6

鮮花
85

握手
67

雷人
49

路過
96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