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今天繼續上周的主題“思”。南師懷瑾先生的《孟子與滕文公、告子》提到:學問的成就是“精思”來的,禪宗叫做“參”。所以孟子說上天給我們一個頭腦,給我們與眾不同的偉大功能就是“思”,人不知道發揮自己的思想,求得大智慧,僅僅靠別人說,別人教,又有什麼用?這就是“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就應透過自己的智慧去思。 我慶幸兩位老人家教我“思”,從南老師受教的是各種出世法的“思”,也就是精思,通過閱讀古代經典和聖人教化,認識中國文化最高信仰是天地人合一。南老師教我靜坐,告訴我古人如何調養身心,從自己的本位做起,從自己的德性做起,我們是天地的一部分,做事不違天不違地。我用心學習,經過二三十年的努力,慢慢能引發起很多不可思議的自性功能,開擴了我對生命的認知。 最近看了赫拉利《智人之上》一書,詳盡從石器時代到AI時代信息網絡,分析信息的利與弊。信息不一定是真實的,他引用很多歷史證明信息如何被有心人利用,而普通人被誤導終於產生悲劇。 家父馬萬祺教我的是做人的“反思”,這與自省不一樣,自省是找出自己的錯處,“反思”的範圍很廣,是積極上進的,包括未來要做、現在進行、過去做過……一個全盤的思路和行為的梳理,一個利用反覆思考的行為和情緒佈局,要“反思”需要練習心平氣和,需要有宏觀的視野和愛國家民族的信念。家父堅持打太極、寫書法和作詩詞,清心寡慾,因此能在大是大非前做出理智的決定而堅定不移。我則喜歡沉默寡言,看雲看海看山、聽風聽雨聽鳥,心靜第六意識不活躍,腦子自然清明。所以培養好習慣非常重要,身心平靜,把“想”轉成“思”,做好本分,不被信息支配,保護好自己的心靈,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最最重要是做自己的主人翁。(二之二) 馬有慧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