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聚力、迎難而上、共謀發展 今年四月二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佈美國對貿易夥伴加徵百分之十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某些貿易夥伴徵收更高關稅。然而,於四月九日下午又在毫無預警下退縮,突然宣佈暫停在指定名單上的經濟體多於“最低基準關稅”的更高關稅九十天。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實施又突然暫停的潛在主因分析 四月二日,美國摒棄自“二戰”後,親手建立的全球經貿制度,單方採取極限施壓手段,是希望迫使對手開展“一對一”談判,重構有利於美國的國際貿易體系,促使製造業和產業鏈重回美國,並企圖藉此手段壓制主要競爭對手——中國的科技與經濟崛起。同時,試圖引發國際金融市場恐慌,冀望藉此如以往般能吸引國際資金大舉流入美國國債市場,從而壓低支付美國巨額債務的利息成本。 然而,四月九日,美國又突然按下暫停鍵,經研判這並不是對引起國際經貿、金融市場混亂的悔過與同情,而是因為在美國全方位開打關稅戰後,影響蔓延至債市。 近日,美國國債拍賣反應欠佳;同時,美國國債市場更遇沽壓重創,孳息應聲抽升,若不暫停,則擔心到支持美國在“二戰”後綜合國力快速崛起的“美元國際地位”、“軍事霸權”和“輿論地盤”等三根支柱當中的因觸發美元國際市場儲備與避險功能,因美債乏人問津,而被大幅削弱。所引致的後果不單是增加(原本希望減少)美國國債利息成本,同時更動搖美元的國際地位,加上美國國內各利益集團受到關稅影響而受損的抱怨增加,這波魯莽的極限施壓,才暫時沒法堅持、突然退縮。 現階段對澳門特區經濟影響的評估 這次美國行政令文件所謂“對等關稅”或任何後續命令,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也適用於香港特區和澳門特區的商品舉措,證明對方已無視在世貿組織(WTO)制度下港澳特區作為單獨關稅區、零關稅和自由港的事實。 目前,事件對澳門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受金融市場波動衝擊的本澳投資者之投資回報和市場信心,以及澳門原產地商品出口與經澳門轉口的商品貿易。由於貢獻本澳經濟增長的,大部分是對鄰近市場的服務出口,因此,現階段經評估對澳門經濟的短期影響可控,但長期仍需防止出現結構性風險,並應及早準備好應對政策工具預案。 更好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據此,本澳各界更要盡快清醒認識到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總書記曾以“大海”為喻,道出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底氣,一番話語擲地有聲。風險挑戰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 在新征程上,要有足夠的定力和韌性,我們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參與者、貢獻者,而不是旁觀者,正如今年二月十四日,國家外交部長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在回答特朗普執政之後,中美關係的問題所引述的“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祖國作為堅強後盾,在澳門特區政府的領導下,我們要同心聚力、迎難而上,加快推進第二階段澳琴融合發展,更好地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深化實現特區經濟適度多元。 最後不得不奉勸被按了三個月暫停鍵名單上的經濟體領導們,不能苟且偷安,也不要竊竊自喜,因為他們永遠不會知道這位不按章法、且喜歡誇誇其談的美國領袖,在未來的那一刻會把各位端到餐桌上。 澳門政治經濟研究協會理事長 唐繼宗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