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退改費 近日,“天價”機票退改手續費一事登上熱搜,“鬧劇”終於以消費者拿回全款而告終。 此前報道,近日山西高先生購買了北京往返東京的家庭機票,總價一千五百多元,之後操作改簽誤點成退票,被扣除了一千四百多元,當事客戶對改簽規定不滿,經過多次投訴,最終平台決定全額退還。 結局看似“圓滿”,留給公眾的卻又是“一地雞毛”。這場糾紛的背後暴露了機票退改領域背後的平台霸權“規則”,在霸王條款面前,規則被淪為牟利工具,消費者則成砧板魚肉…… 時至今日網民們還在激烈爭論、不停追問。基於公眾的樸素認知,如果說是臨近起飛日期退票,那麼手續費比較高還可以理解。退票發生在起飛四個多月前,既然對於機票的後續銷售影響不大,為何還要收取如此高昂的退票費用? 長期以來,機票退改難、退改貴的問題飽受詬病。據黑貓投訴平台的相關統計數據,自二○二三年航空業開始回暖以來,航空服務成為了投訴的重災區——消費者普遍反映的問題包括航空公司拒絕退改、收取高額手續費等。二○二四年黑貓投訴平台旅遊出行行業投訴量高達卅六萬件,同比激增百分之廿五點六。從投訴內容來看,機票等出行票務的退改難題以及高額退票手續費的收取,成為消費者集中反映的問題。 總而言之,在保證相關方利益、維護市場公平的基礎上,規則和標準更加公正公平、合理透明,才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出行體驗。 千 語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