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斷章寫義)AI與創作

AI與創作



    這幾年,因為創作和自己的軟體工程師背景,我開始研究自動化與 AI工具。不是為了想成為 AI工程師,或害怕被時代淘汰,而是因為我發現一件事:這世界上,有太多“有靈魂的人”說不出話。有些人觀察力細膩,經歷豐富,但不擅長寫字、不懂排版、不會剪片、不熟社群機制。他們並非沒有聲音,只是缺乏“說出口”的技術與環境。

    我希望透過自動化,把“創作的流程”變成可以複製、放大的系統。我想開發一套寫作輔助工具,幫助創作者把腦海中的靈魂,轉化為可以讓世界看見的作品,因為我自己就是那個原本不擅長表達的人。

    【摘自:〈創作不該只講求“像不像”——AI 能模仿吉卜力,但它懂什麼是宮崎駿的靈魂?〉,Yi 姐/極簡創業實驗室,換日線,二○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

    最近打開社交媒體,無處不是宮崎駿的“作品”,因為AI工具ChatGPT推出圖像生成功能。只需簡單一句指令,人人都能製作出“吉卜力”風格的圖片,彷彿你和我都可變成漫畫大師。

    這股“吉卜力”風潮總會過去,只是,它所帶給我們的問題,值得思考。最關鍵的問題是:當圖像生成變得如此簡單,繪畫藝術的門檻會否降低?尤其是傳統教學方式普遍訓練大家以文字來傳意,卻未必在圖形元素方面有所訓練。那麼,當人人都能“繪圖”,是否代表我們都能成為畫家、藝術家?我覺得不是。

    誠然,隨着生成式AI被餵食的內容越多,它們就可生出越多不同風格的內容,但藝術的核心在於創作,是一個由無到有的過程。明乎此,AI生成的圖案再厲害,也不過是讓用戶在現有的框架中小修小改。所以,與其說人人都會是畫家,不如說我們都多了一種工具來表達自己。



    穆    森



100

鮮花
86

握手
100

雷人
79

路過
60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