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李良汪倡養老金維生指數掛鈎



李良汪

本澳人口老化持續,特區政府在養老相關工作將面臨更大挑戰。

    真實反映社會生活所需金額



    李良汪倡養老金維生指數掛鈎



    【澳門日報消息】本澳人口老化持續,截至去年底,六十五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十萬○二百人,佔總人口逾一成四。議員李良汪認為,未來養老相關工作將面臨更大挑戰,特區政府有必要盡早規劃及部署,制訂適合本澳發展趨勢的政策措施,以應對長者日益增加的各項訴求;他又期望政府落實養老金與最低維生指數掛鈎機制,提升長者退休生活保障。

    新一屆特區政府將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李良汪稱,今屆特區政府多次強調高度重視“一老一少”工作的施政方向,但除了從政策上規劃,更需要在工作中落實執行,才能切實保障長者的退休生活。

    他指出,不少長者的收入來源於政府,部分長者甚至完全沒有其他收入及積蓄,特區政府所提供的養老保障,對長者生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脹率難反映現實

    作為本澳社會保障制度第一層保障的養老金,每月金額只有三千七百四十元,六十歲領取則只有二千八百○五元,與最低維生指數(一人)的四千三百五十元有差距。由於按照現行機制,需以物價指數變動率達到百分之三才觸發調整的水平,故此,相關金額實際上自二○二○年一月一日調升後,至今已逾五年未有調整。

    李良汪坦言,機制具一定參考價值,“但如果完全只依據物價變動作標準,亦未必可以反映長者面臨嘅通脹壓力。例如通脹升幅主要係民生食材,呢啲正正係長者生活上需要消費嘅商品,而有回落嘅,例如康樂、體育同文化類等,就未必係長者普遍接觸到嘅消費品。所以即使整體通脹率表面上未達到百分之三,但實際上‘老友記’喺生活上確實面臨經濟壓力。”

    籲設關愛基金兜底

    他強調,最低維生指數(一人)最能真實反映在社會生活所需的金額,認為建立養老金與最低維生指數掛鈎機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及合理性。建議特區政府相關部門盡快落實上述機制的研究工作,讓養老金真正發揮長者養老基本保障的作用。

    李良汪又指,敬老金金額自一八年調升至每年九千元後,至今亦已近七年未有調整。他認為,敬老金與養老金兩者無論從設立原意、法律法規屬性、負責的公共部門等方面均完全不同,故不認同養老金加敬老金不低於最低維生指數的政策取向。建議短期內先透過行政長官批示調升敬老金金額,以回應長者群體的合理期望。

    他又提到,對於沒有工作收入及積蓄的長者而言,央積金已成為其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建議政府研究建立長效機制,如設立關愛基金,用於央積金未能注資時,作為兜底保障支援有需要並符合資格的長者,以進一步完善制度,落實“老有所養”政策目標。



16

鮮花
94

握手
17

雷人
17

路過
14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