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指定監管場地正式揭牌運營 ![]() 首批經澳門機場轉運的食用水生動物由岐關冷鏈貨車運往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指定監管場地 ![]() 首批經香港和澳門機場中轉生鮮貨物,經監管場地進入內地。 ![]() 鍾鴻興 ![]() 劉崇苓 首批八車水產品經橋岸進內地 大橋口岸指定監管場地昨啓用 【澳門日報消息】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綜合性指定監管場地昨日投入運營,首批入境的貨物分別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涵蓋藍鰭金槍魚、龍蝦等多種優質水產品,經香港和澳門機場中轉後,通過八輛專業運輸車輛運抵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境內地市場。 該指定監管場地啟用儀式昨日上午在大橋珠海口岸入境貨運查驗場舉行,珠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澤桐,拱北海關關長詹少彤,珠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川,珠海邊檢總站副總站長楊建偉,香港海關副關長胡偉軍及澳門海關副關長李煜輝,共同為指定監管場地的正式投入運營揭牌。 “全鏈條”保溫保鮮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綜合性指定監管場地位於口岸進境貨運查驗場內,配備二千二百多平方米查驗平台、六個可滿足不同溫度標準的冷庫及近三十個技術用房,可在車輛查驗通關過程中實現“全鏈條”保溫保鮮。目前該監管場地已獲海關總署正式列入監管場地名單並對外發佈,可承接香港和澳門機場空運相關產品直通進口,依托“一小時物流圈”快速覆蓋大灣區市場。 香港機場管理局航空貨運及後勤總經理劉崇苓表示,作為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之一,香港機場去年共處理約四百九十萬公噸貨物,此次大橋珠海口岸指定監管場地的啟用和“空陸鮮活快線”的建立,使生鮮貨品從世界各地飛抵香港後,通過大橋快速運送到珠海,有利滿足大灣區對高品質食材的需求。 冷鏈產品集散樞紐 港珠澳大橋海關副關長劉澍稱,首批經大橋口岸進口鮮活水產順利通關,標誌着“空陸鮮活食品專屬快線”計劃的落地,通過“空港集貨+大橋快運”模式,賦能大灣區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為跨境生鮮供應鏈提質增效提供戰略支點。 珠海市商務局局長高宏偉也強調,港澳擁有豐富的空運資源以及很強的市場主體凝聚能力,珠海具備高效的物流疏散能力,能為港澳機場擴展口岸及貨運功能提供廣闊的腹地支撐。 預計未來兩三年通過珠港澳三方的協同合作,有望在珠江西岸建成全國最具競爭力的高附加值冷鏈產品集散樞紐。 香港物流商會主席鍾鴻興認為,經香港機場空運中轉的生鮮貨物,經大橋直接儲運到珠海,可降低物流的時間和金錢成本,有利於開拓大灣區及粵西市場,若未來能實現進出口雙向物流全鏈條貫通,將有助進一步提升行業品牌價值。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