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鄉枇杷節 這些年,老家年年都在清明節前後舉辦枇杷節,以佳果為媒,邀四方賓客,賞鄉村山水風光。 今年的枇杷節,鎮政府決定在我們林美村啟幕,與有榮焉,特別邀請了《湄洲日報》的記者幫手宣傳。喜出望外,設在我們村的莆田市翔錦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枇杷獲評“枇杷王(白肉)”,也是林美村的陳姓種植戶的枇杷獲評“枇杷王(紅肉)”。 萩蘆鎮是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萩蘆枇杷”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水果品質、產量的提高,離不開科學創新。莆田枇杷最初的名揚四海,就是靠科學技術,培育出優良品種“解放鐘”,此後還是不斷改良、創新,比如“早鐘”枇杷,則把果季大大提前。在白梨枇杷開始風行的時候,翔錦即與華南農大園藝學院、莆田學院等多所院校合作,成功引進、培育出“早西白”、“早佳五號”、“早佳八號”等廿多個精品白肉枇杷品種,其改良品種獲得省級新品種認證。 趁熱打鐵,枇杷節當天,萩蘆鎮枇杷協會正式成立,為枇杷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現場,協會分別與一些供應鏈、文旅公司、商會、郵政局簽訂合作協議,通過多方聯動,拓展“產、銷、遊”產業鏈,暢通寄遞渠道。 今年枇杷節我未克出席,據記者報道,現場熱鬧勝往年,開展直播助農活動,加強線上推介。設置枇杷工坊,供遊客體驗熬製枇杷膏、製作枇杷罐頭。開設供銷集市,展銷農特產品,還推出春日限定文旅優惠,涵蓋當地多個景點。 前年,我陪同幾位報社老友一起參加了鎮上的枇杷節。他們不僅品嘗到了新鮮甜美的佳果,還遊覽了許多著名景點,回澳後仍是念叨不已,讚美有加,當了莆田的義務宣傳員。 石 城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