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克萊因瓶)從北京到莫斯科

從北京到莫斯科



    自三月中旬起,我到魯迅文學院參加高研班學習,距今已有半個月之久。對於集體宿舍的生活,我已習慣,甚至於開始享受這種與世隔絕的日子。當然,不可避免地,我偶爾也會覺着有些孤獨。不過,窗外總會傳來市民逛公園的嬉鬧聲,還有學生在操場打球的喧嘩。聽着這些聲音,孤獨也成了一件幸福的事。

    清明節放假的第二天,我終於沒忍住,還是去了一次書店。

    不去書店,是我定下的一條規矩。我擔憂三個月後回程行李超重,又害怕家中書堆成山,幾乎找不到見縫插針的空隙。但昨晚與子榆在五道口吃飽喝足後,我忽然記起,上次來北京時,曾在萬聖書園買過一本書。因時間緊迫,當時我倆只匆忙走了個過場——想到這裡,心中就火急火燎,非得再去一趟,才能平息遺憾。

    在書店門外的打折區,我看見一本納博科夫的《俄羅斯文學講稿》。此前,我讀過他的《文學講稿》,不曾想在這裡找到了“續集”,於是牢牢塞入懷中。好不容易克服折扣誘惑,進了店門,又馬上淪陷在左手側的一排書架上:先是看中村松梢風的上海遊記《魔都》,但書殘破不堪,哪怕放在二手書店也嫌品相不佳,遂詢問店員是否有庫存——沒有,這本也只能打八五折。

    把《魔都》放回原處,又找到《走向俄羅斯的深處》,由人類學者馬強所寫的在俄田野調查札記,我隨手翻開,讀到俄羅斯鄉村男人用大雪碧瓶子裝自釀酒的片段,馬上來了興趣,也將它買下。回了宿舍,洗漱完畢,入睡前,我倚着床頭,從頭讀起札記,看到作者因參加聯合項目,從北京大學去了莫斯科大學,聯想到我現在的經歷,頓生親切之情。在北京也好,去莫斯科也罷,能夠在孤獨中,醉心於自己喜愛的事物,這是多麼可愛的生活啊!



    李    懿



6

鮮花
61

握手
62

雷人
56

路過
74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